“救恩属乎耶和华;愿你赐福给你的百姓。”(诗篇3:8)
在这个经济动荡、文化悖逆、宗教冷淡的世代,我们仿佛再次站在大卫的境地 — 四面楚歌,信仰被质疑,爱心渐冷,神的百姓在迷雾中踟蹰。诗篇第三篇的最后一句,如晨光穿透黑夜,提醒我们:救恩不是出于人类的制度、市场的繁荣、或宗教的形式,而是出于耶和华。
💸 一、经济的震荡与属灵的考验
全球经济在通胀、债务、地缘冲突中摇摆不定。人们将希望寄托于货币政策、科技创新、或投资组合,却忽略了属灵的根基。经济的震荡不仅是市场的波动,更是信心的试炼。我们是否仍能在失业、通胀、贫困中说:“我躺下睡觉,我醒着,是耶和华托住我”?(诗3:5)
神的救恩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中显出祂的托住。祂不是经济学家,却是供应者;不是央行,却是万有的主宰。
🧠 二、文化的悖逆与思想的冷淡
当今文化以自我为中心,以欲望为律法,以“真实感”取代真理。人心思想悖逆神的旨意,不再以圣洁为美,而以“自由”之名行悖逆之事。甚至神的百姓,也在这文化洪流中逐渐冷淡,不再渴慕祷告,不再敬畏神的言语。
但诗人没有咒诅百姓,而是祈求:“愿你赐福给你的百姓。”这是属灵的眼光 — 不是定罪,而是代求;不是愤怒,而是怜悯。
⛪ 三、宗教的形式与信仰的真实
宗教系统日益制度化,讲台变成舞台,敬拜变成表演,神的名被商业化、政治化。但救恩不属宗教,属乎耶和华。祂不是宗教的附庸,而是信仰的源头。祂的救恩不是仪式的结果,而是关系的回应。
我们必须重新问自己:我们是否仍在呼求那位“从圣山应允”的神?我们是否仍愿意在黑夜中仰望晨光,而不是在光明中迷失方向?
🌈 细拉:在混乱中停下,在神面前仰望
“细拉”是诗篇中的停顿,是灵魂的呼吸。在这个喧嚣的世代,我们需要属灵的“细拉” — 不是逃避,而是沉思;不是沉默,而是敬畏。
愿我们在经济的震荡中仍能说:“救恩属乎耶和华”;
愿我们在文化的悖逆中仍能祷告:“愿你赐福给你的百姓”;
愿我们在宗教的冷淡中仍能呼求:“你是我四围的盾牌,是我的荣耀。”
细拉 —愿我们停下,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盼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