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比周公还富,然而冉求还在帮他搜括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同学们可以敲锣打鼓地声讨他。)或译,(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周公:泛指周天子左右的卿士。一说为周公旦。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益:增加。

据资料记载,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冉求(冉有)呢?论语·先进名列十贤,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的学生中,品德高尚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言谈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精通文学的有:子游、子夏。)我们熟悉的冉求,或许停留于论语·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现在你还没开始,就不想前进了。

事实如何呢?孔子看人还是很到位的!冉有似乎只是关心自己喜好的!

据资料介绍,孔子在公元前493年初次访问卫国时,冉有为其驾车。他对政事很感兴趣,当孔子说卫国人口很多时,冉有问还有什么好处可以加上去,孔子说应该改善老百姓的状况,对他们进行教育。他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干,很能带兵打仗。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齐国军队大举进攻鲁国,鲁国的当权者慑于大国的威力,不敢发兵对抗。唯有冉求慷慨请战抗齐,终于说服三桓,率军兵分左右两路御敌。他亲自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打败了齐军。当年秋天,齐国又前来进犯,冉求再次为季氏帅兵,在郎地(今山东曲阜附近)战胜齐国军队。季康子十分叹服他的军事才能,问他从哪儿学来的。他回答说学于孔子,并趁着这次得胜的机会,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冉求长于政事,具有出色的经济管理才能,尤其善于理财,鲁国的执政季康子曾聘他为宰臣。他曾长期为鲁国季氏改革田赋,以增加税收。因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斥责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当然孔子发义愤批评弟子冉求,也非一时之念。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冉子退朝。孔子说:怎麽这麽晚?答:有公事要商量。孔子说:是私事吧。如果有公事,我虽然没当官,也会知道。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季氏要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是你的错吗?颛臾曾做过先王的东蒙主,而且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一部分,为何要打它?冉有说:季氏要打的,我二人都不想打。孔子说:冉求,有句老话说:在其位就要尽其责,不然就辞职,危险时不支持,跌倒时不搀扶,要你这个助手何用?而且,你还说错了,虎兕跑出笼子,龟玉毁在盒中,是谁的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后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要找理由辩解的人。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怕钱少而怕不平均,不怕贫穷而怕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大家和睦就感觉不到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现在你二人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著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危险不在颛臾,而在自己的内部。

当然,有学者以君子三畏来说孔子藉讥讽批评冉有来暗喻季氏,就看各人心中持守什么了。在一个礼坏乐崩的年代,一方面需要施展抱负才学,一方面又想执行富贵者视之如草芥的“周礼”,只怕有些痴人说梦!

富贵权力,在失去道德约束的人手中,就成了噬人的魔鬼,捆绑束缚人堕落黑暗深渊!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龄都大,你们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尽情说话。你们平时总爱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子路轻率而急切地回答说:“如果有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我去治理它,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孔子听后微微一笑。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回答说:“不敢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他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志愿罢了。”曾皙说:“暮春三月的时候,春天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儿童一起,在沂水岸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纳凉,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赏你的主张。”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来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注意礼仪,他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笑他。”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事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曾皙再问:“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华只能做小傧相,谁能做大傧相呢?”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麽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

孔子走在一条路上,结果是穷途末路,不是理想不光明,而是人心太黑暗,他的学生们如何持守呢?

···

一个人,缘木求鱼实在可怜又可悲!

需要耶稣,人人都需要耶稣!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圣经·罗马书718-25

 

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

2016-08-15

 

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撒母耳记下2410

如果我们仔细读撒母耳记上下,你会发现近四十章的篇幅都是和大卫相关。从撒母耳记上16章开始,即便是扫罗还是以色列的王,但焦点已经在大卫身上,这是一个合乎神心意的人:真实、怜悯、勇敢、正直,敬畏神,不任凭自己停留在黑暗中。在撒母耳记中,我们看见大卫一旦得先知传讲神的启示或者教训,他都能够立刻悔改遵从。由于大卫时刻寻求神的引领,所以灵里温柔敏锐,有时候行了愚昧鲁莽之事,里面立刻就有责备(比如割断扫罗的衣襟),实在是一个蒙神祝福的人,行走在神怜悯的恩光之中,没有虚伪,也没有假冒。因此跟随他的人能够与他一起出生入死、以少胜多,因为神与他同在。今天我们蒙恩的人,看见大卫敬虔、诚实的属灵生活,也不由得不说,大卫服事了他那一代的人,没有辜负神的托付,实在是我们的榜样!感谢神,大卫得胜的秘诀就是时刻寻求神的同在,行神喜悦之事。

也许有人问,大卫数点人数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自己就知道答案了。大卫为什么要数点人数呢?为什么要自己的军队的元帅去数呢?在出埃及记3012节怎么说,“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数的计算总数,你数的时候,他们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免得数的时候在他们中间有灾殃。”以色列军队统帅数点人数和祭司数点人数,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是否能够感觉,军队指挥官数点人数就有肉体骄傲之嫌?兵强马壮,忘记了神同在的祝福,忘记了,“大卫日见强盛,因为耶和华万军之神与他同在。”(撒母耳记下510)祭司数点人数,需要同时征收赎罪银;而约押和众军长出去去数点,好像没有提到赎罪银,或许就是看看自己有多强。

感谢神,大卫与扫罗不一样。扫罗在撒母耳指出其过犯时,不是悔改认罪,而是刻意掩饰、强词夺理;大卫呢?这次大卫不顾约押的规劝,硬是要数点人数,结果里面知道自己得罪了耶和华,忘记了万军之耶和华是他惟一的倚靠和盼望。感谢神,大卫错了之后,没有躲避不见先知的面,也不敢找托词借口不承认自己的过犯。感谢神,大卫主动认罪悔改,积极寻找与神和好的方法途径。因此大卫面临先知迦得转述的神给他三样处罚,大卫智慧地选择自己落在神的怜悯慈爱中。他对迦得说:“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撒母耳记下2414

感谢神,大卫是合乎神心意的人。无论是国中七年饥荒,还是大卫被仇敌追赶逃跑三个月,对饱经战火患难的以色列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搅扰;而落在神的怜悯中,无疑对于因为骄傲或者参与押沙龙和示巴的叛乱来说的以色列人是最佳的选择了。大卫是有经历的,知道神的怜悯慈爱,知道人的软弱,会一次次失败,所以他不敢依仗夸耀自己在神面前的恩典经历,而是愿意时刻寻找神的恩典救赎,重新获得赦罪恩典,重新发出赞美欢呼。赞美神!

“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诗篇 130:7-8

赞美神,公义圣洁,万不以有罪为无罪,所以实行审判(从但直到别是巴,民间死了七万人);感谢神,有恩典慈爱,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灭城的时候,耶和华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命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 赞美神,大卫在神的审判面前没有畏缩躲避,而是主动担当罪恶,为百姓求恩典,他看见灭命的天使,就祷告耶和华说:“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做了什么呢?愿你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这就是担当!一个人属神之人该有的正直和良善!

感谢神,万事互相效力,教爱神的人得益处。先知迦得让大卫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大卫就把整个禾场给买下来,不敢用白得之物献祭。这实在是值得我们今天服事神的人效法,亲手作工,有余力就接济有需要的人,不要成天和社会隔离开来,看不见那些颠沛流离之人的苦痛。感谢神,这禾场的所在地后来成为所罗门圣殿的所在,你有什么感动吗?如果此刻你想到圣殿的所在,被回教的圆顶寺庙所取代,你是否要为耶路撒冷发热心祷告,祈求神重新在祂的国中掌权?如果你想到那圣地有灭命的天使伸出审判的刀,又有神的怜悯慈爱降临,你又该如何警醒守望?

感谢神,怜悯向审判夸胜。当大卫筑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之后,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赞美主,今天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救赎,叫我们与神和好,没有间隔;只是你蒙了神的厚恩之后,你能否和大卫一样,照着耶稣基督的脚踪行,成为神合用的器皿,祝福人的管道!

愿诗篇第十五篇成为我们的诗歌,此刻感动你心:

“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就是行为正直,做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伙毁谤邻里。他眼中藐视匪类,却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他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诗篇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