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3

5月3日 常常禱告,不必灰心!

讀經:十八1~17  

18:1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18:2 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18:3 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
18:4 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18:5 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
18:6 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
18:7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
18:8 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18:9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
18:10 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
18:11 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 神啊,我感谢你,我不象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象这个税吏。
18:12 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18:13 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18:14 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8:15 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
18:16 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 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18:17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象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主題:常常禱告,不必灰心!

內容: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14節記錄了主說的兩個禱告的比喻──頭一個比喻是對門徒說的,後一個比喻是對那些自義的法利賽人說的。1~8節,主先用審判官和寡婦的比喻教導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城裡的審判官既不怕神,也不顧念人。當寡婦來求他申冤時,他先不准,後來因為不能忍受寡婦的煩擾與纏磨,就替寡婦申冤了。接著9~14節,主指出法利賽人禱告的錯誤, 因他禱告的內容是自以為義、定罪別人、向神誇自己的善功;主悅納稅吏的禱告,因他在禱告中,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捶胸為罪憂傷,而求神恩待憐憫。然後15~17節記載了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主耶穌,門徒阻止責備這些人,但主卻接納小孩子,並說明要承受神國必須像小孩子。

重點本段可分為三段:
大綱
經節
鑰意/應用
寡婦恒切的禱告
1~8
禱告要恆切,不可灰心。我們是否無助受欺嗎?勝過灰心,勇敢來伸冤罷!    
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
9~14
兩人都在禱告,一個自義,另一個懇求。我們是否坦誠到神面前來嗎? 謙卑求祂開恩罷!     
父親求祝福的禱告
15~17
讓小孩子到主這裏來。我們如何作好父母?將孩子帶到主面前得祝福,常為兒女多禱告罷!

鑰節:「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

提要: 主耶穌是以這位恒切祈求的寡婦來教導我們禱告蒙垂聽的兩個秘訣:
一. 「常常禱告」。這一個比喻提示我們要『常常禱告』的理由:(1) 『對頭』兇惡──『撒但』的原文字義就是『對頭』魔鬼撒但不單與神作對;(2自己無依無靠且無助──我們活在不義世界,常被仇敵迫逼得過無奈的日子;(3)神是慈愛、公義、滿了憐憫的──連這一個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人的法官肯為她伸冤,更何況祂豈能不垂聽我們的禱告呢?也許有人會問,我們怎麼可能「常常」禱告呢?「常常」禱告,就是「繼續不斷」的禱告(帖前五17)。 「常常禱告」的秘訣,乃是將每一天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和禱告調在一起,可以一面作事,一面與神交通。基督徒不是要問什麼時候禱告?什麼地方禱告?為什麼禱 告?基督徒應該是生活在禱告之中,禱告應該是我們生命的全部。但願神的兒女,不斷的到神施恩座前得憐恤,蒙恩惠,得主隨時的幫助罷(來四16)
二. 「不可灰心」。灰心是禱告的最大致命傷,因為灰心生失望,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敗,以致失去了禱告的勇氣。所以禱告時要仰望主,千萬不要看環境、看自己,否則會灰心喪志。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不一定按照我們所指定的時候答應我們,但祂的答應若有耽延,也是為著我們的益處(彼前一6~7)。 因此在等候神的答應事上,我們要抓牢神的應許,不灰心,繼續禱告。。這也正是寡婦的態度,單純相信、迫切尋求、恒切仰望、忍耐到底就必得著。也許有人會 問:「我們禱告,應該到甚麼時候為止呢?難道不能把事情交在神手中,而停止禱告麼?」只有一個答覆:禱告到你已經得著你所求的,或者到你心中已有確實的把 握──相信神必為你成就的時候為止。但願我們不敢隨意停止禱告,除非答應已經來到了,或者已經有把握了。

【武展覽】

v  有 故事說,撒但的國中開了一次武器展覽會,想通過這次展覽會來總結經驗,評比最先進武器,更有力的打擊基督徒。撒但所用的武器有「引誘」,「逼迫」,「宴 樂」,「女色」,「貪婪」等等。每樣武器各有長短,效果不一,經過證比,最佳武器是「灰心」。講解員說:「每逢戰爭發生,只要利用「灰心」這件精良的武 器,必使人頹靡沮喪,心灰意冷,然後自暴自棄,不求長進,終於乖乖作了俘虜。」眾鬼聽了,無不欽佩;信徒聽了,當要剛強!

默想:向父神禱告罷,否則我們屬靈的光景,要比無助的寡婦更悽涼更貧窮!

禱告:主啊!使禱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須。
主耶穌啊,願你十字架的羞辱在我們生活中有你復活的生命來執掌,不教我們落入孤寂而遠離你的道路,讓我們恒忍禱告等候你的拯救

54   讀經:路十八24~43 
主題:你要我為你作甚麼?

內容:路加在十八章18~30節 記錄了主耶穌和少年的官一段對話。有一個富有的少年官來問主耶穌:「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主就問他「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主 立刻提出十誡裏面的最後六項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誡命,而他自稱自己從小都遵守了。主要他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並要來跟從祂。他聽見這一切後,就甚憂 愁,因為他很富足。主耶穌看見他,就以「駱駝穿過針眼」形容有錢人難以進入神的國。有人就感歎說,「這樣誰能得救呢?」主回答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 卻能。」。接著,彼得提出門徒已撇下自己所有的來跟從祂;主回答說,人為神的國撇下一些,在今世要得百倍,並得到永生。3134節是主第四次預言祂將受難(前三次見九44,十一30,十三32),但門徒卻無法瞭解祂說這些話的意義。然後35~43節記載了主耶穌醫治討飯的瞎子。主耶穌將近耶利哥城之時,一個坐在路旁討飯的瞎子,聽見主的經過,就大聲呼救。當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時,他卻越發喊叫。結果主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並醫治了他,他就跟隨主,一路歸榮耀與神。
31節說,「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從31節到33節,路加就按著這個程式來記載:
主奇妙的豫知
豫言應的過程
我們上耶路撒冷去(31)
主上耶路撒冷的旅程是從十八35節開始,一直繼續到十九46
人子將要被交給外邦人(32節上)
主被賣與被交的記載是從十九47節開始,一直到廿三1
他們要戲弄祂、淩辱祂(32節下)
主遭受淩辱是被描述在廿三2~32
殺害祂(33節上)
主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記載是在廿三33~56
第三日祂要復活(33節下)
主從死裏復活、顯現並升天的記載是在廿四1~53

重點本段可分為三段:
大綱
經節
鑰意/應用
少年官
18~30
擁有權勢、財富,但還缺少一件!我們是否願付一切代價來認識祂、得著祂?
主預言受難
31~34
主的道路是忍受十字架的苦難,帶進復活的榮耀(來十二2) !我們是否也是這樣跟隨祂的腳蹤?
醫治瞎眼乞丐
35~43
蒙恩前,放膽陳明需要;蒙恩後,全力跟隨基督!我們到主面前是否肯求、肯信、肯跟從? 

鑰節:「耶穌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到了跟前,就問他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他說:『主阿,我要能看見。』」【路十八40~41

提要:這 個可憐的瞎眼乞丐,完全無助地在路旁討飯。當他聽到主經過時,就大聲向祂求助,然而竟然有人禁止他,剝奪他蒙恩的權利。可是眾人的責備只有使他更加死命地 呼喊,「大衛的子孫耶穌阿,可憐我吧!」。聖經告訴我們的主耶穌卻為他站住。達秘曾為這句話作如下的評論:『約書亞曾經命令日頭停在空中,但在這裏,這一 位日、月和諸天的主,竟然應一個瞎眼乞丐的請求而站住。』主為什麼為這一位微不足道的瞎子而站住呢?因為祂是憐憫人的主,凡到祂面前來的人,祂都不拒絕。 主看見他的痛苦,也聽見他的呼求,因而觸動了祂的慈心。於是主吩附人把他領過來,問他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瞎子雖未看見祂,但是『聽見』祂的聲音,就 即刻向主祈求,他「要能看見」。結果如何?主醫治了他,不但如此,他還跟隨主,歸榮耀與神。從這這個戲劇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這個瞎子蒙恩的原因:
(一)    抓住機會,扭轉困局──我們能像這瞎子,抓緊千載難逢機會、抓住惟一希望,來求告主嗎 ?  
(二)    不顧攔阻,堅持求告──我們能像這瞎子,不肯放棄的拼命呼喊嗎?應當不顧一切的艱難和攔阻,迫切肯求,才會蒙恩。
(三)    知道所要,直言要求──我們能像這瞎子,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嗎?只要我們肯求、肯信必蒙救助! 

﹝背景註解﹞

v  這個瞎子得醫治的神蹟,三個福音書的敘述都有些不同,好像互相矛盾,其實若我們能全面瞭解,當時發生的所有經過,每位作者所要強調和省略的部份,我們將發現,三個敘述是相互符合的。『耶利哥』乃是被咒詛之地(參書六26) ,距離耶路撒冷約有十五哩。《馬太福音》裏記載了兩個瞎子(參太廿30),而此處僅記載一個瞎子;大概是其中之一的巴底買(參可十46)態度比較積極,開口喊叫的就是他。《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記載此事是發生在『出耶利哥的時候』(參太廿29;可十46)。 路加則清楚指明,這裏的瞎子得醫治是在耶穌將近耶利哥城時發生的。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必須瞭解耶利哥城的背景,才能明白其間有出入的原因。耶利哥在當時有 新、舊二城,新城是大希律王所建,兩城之間有一條道路相通。馬太和馬可是記載耶穌出舊城之時,而路加是記載耶穌進新城之時,所以兩者並沒有矛盾。

默想:人攔阻瞎子,主卻站住。主也一樣會為我們站住,問我們,「你要我為你做甚麼?」

禱告:主啊,求你幫助我們,使我們的禱告具體、情詞迫切、充滿信心。
主耶穌啊,你深知的我軟弱和需要,更知道我缺乏生命活力,願你此刻就搭救我,搭救所有和我一樣孤單無助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