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属灵争战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 靠祂的救恩高兴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祂的救恩高兴。(诗篇35:9

在诗篇第35篇中,大卫不是在胜利中歌唱,而是在被误解、被攻击、被背叛的深渊中呼求神。他不是在道德高地上指责敌人,而是在灵魂的破碎中,向神倾诉自己的无辜与痛苦。

这不是一篇复仇的诗,而是一篇属灵的争战诗  在伤中仍信,在苦中仍赞。


✝️ 第一段:神是争战者(1–10节)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v.1

大卫不是自己出手,而是呼求神为他争战。他以军事隐喻描绘神的介入 盾牌、枪矛、使者驱逐。这不是暴力的幻想,而是信心的宣告:神是我的护卫者,我的申冤者。

在新约中,保罗也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属灵争战不是靠怒气,而是靠信靠。


💔 第二段:以善报恶的伤痛(11–18节)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使我的灵魂孤苦。v.12

大卫曾为朋友禁食祷告(v.13),如今却遭他们诬告。这种伤,不是外在的打击,而是内在的撕裂。他形容自己屈身悲哀,如同人为母亲哀痛v.14这是最深的情感背叛。

耶稣也经历了这一切:祂为人医治、喂养、教导,却被出卖、弃绝、钉死。祂在十字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这不是软弱,而是在伤中仍然选择爱


🕊️ 第三段:公义的盼望与赞美(19–28节)

我的舌头要终日讲论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v.28

大卫不是以仇恨收尾,而是以赞美结束。他相信神的公义终将显明,神的救恩终将临到。他不是因为环境改变而赞美,而是在黑夜中就开始歌唱。

这是一种属灵的成熟:不是等到苦尽甘来才信神,而是在苦中仍然宣告祂的信实。


🌿 属灵应用:在伤中信,在苦中赞

  • 当你遭遇无故攻击时,是否愿意让神为你争战?
  • 当你被朋友背叛时,是否仍愿以善待人?
  • 当神似乎沉默时,是否仍坚持祷告与赞美?
  • 当你看不见公义时,是否仍相信神的审判终将临到?

🙏 祷告回应

主啊,
在我无辜受伤时,
让我不以怒气回应,
而是以信心呼求你。

在我被背叛时,
让我不关闭心门,
而是继续以善胜恶。

在你沉默时,
让我不怀疑你的爱,
而是在黑夜中仍然歌唱。

愿我的舌头终日讲论你的公义,
愿我的心靠你的救恩而喜乐。

阿们。


 


在逼迫中仰望公义的神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诗篇35:1)


一、诗篇35篇的背景

《诗篇》第35篇是大卫在受冤屈与逼迫时向神发出的呼求。他被敌人无理地攻击、陷害、讥笑,但他没有亲手报复,而是转向耶和华,请求神为他伸冤。这是一篇深刻表达痛苦、公义与信靠的诗。

这首诗不是出于报复的愤怒,而是一个被冤屈之人,在人无法伸张公义时,把心中最真实的情绪交托给神的祷告。


二、当我们也被误解、攻击时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被人误会、被冤枉、被背叛、被排挤……这些经历让人痛苦,也可能激起我们的愤怒与报复心。

但大卫在此篇诗中教我们一件重要的功课:

当人攻击你时,不要急着为自己辩护,而是先来到神面前,让祂成为你的辩护者。

他没有说“我要与他们相争,而是说:“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
 这是一种极深的信靠相信神看见一切不公,神必按祂的时间和方式行公义。


三、在祷告中交托公义

大卫在诗中用了许多强烈的祷告语句,例如:

“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35:6
 求你说:我是拯救你的。’”35:3

这类祷告并非出于仇恨,而是一种属灵的宣告
 他把审判的权柄交给神,自己则选择等候、信靠、称谢。

有时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祷告不是求神立刻击打谁,而是求神介入局势,显明真理,保护我们的心不被苦毒侵蚀。


四、从受害者到敬拜者

诗篇35篇的结尾充满了赞美:

“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35:28

大卫没有停留在受害者的身份里,而是转向敬拜者的姿态。
 他知道:神的公义必然得胜,神的拯救必然临到。
 因此,即使外在局势未改变,他的心已在神面前得自由。


五、默想与回应

1.  当你遭受误解或不公时,你通常如何回应?

2.  有没有一件你需要放手交给神的事情?

3.  今天,你是否愿意宣告:主啊,你是我唯一的辩护者

祷告:

亲爱的主啊,
 当我被人误解、攻击、冤枉时,求你帮助我不被怒气和苦毒吞噬。
 求你为我伸冤,也保守我的心仍能行在爱与正直中。
 我相信你是公义的主,你的判断比我的更完全。
 我要赞美你,因为你必在适当的时候显明真理。
 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我为什么信耶稣

 

我信耶稣,不是因为我明白一切,
而是因为在我最不明白的时候,
祂仍然抱住我。

我信耶稣,不是因为我没有疑问,
而是因为在疑问中,
祂的爱没有离开。

我信耶稣,不是因为我不曾受伤,
而是因为祂在我最深的伤口里,
流出自己的血。


✝️ 信仰不是逃避,而是进入

我曾试图靠修行倒空自己,
以为清净能带来自由,
却发现心越空,越冷;
越不执,越孤独。

直到我遇见耶稣——
不是在圣殿的高处,
而是在我最羞耻、最破碎的地方,
祂没有责备,只是流泪。

祂不是叫我逃避人性,
而是进入人性,
在饥饿中喂饱,在哭泣中安慰,
在十字架上,
将神的爱钉进我的绝望。


🕊️ 爱的信仰,不是逻辑的胜利

我信耶稣,不是因为祂解释了苦难,
而是因为祂进入了苦难,
与我一同承受。

祂不是哲学,不是道德,不是宗教制度,
祂是那位在我最不配时仍然呼唤我名的神。

祂不是叫我修好自己
而是说:来吧,凡劳苦担重担的,我必使你得安息。


🌿 我信,因为我被爱

我信耶稣,因为祂先信我——
在我还做罪人的时候,祂为我死。
在我还不信祂的时候,祂已为我祷告。

祂不是要我完美,
祂要我真实。

祂不是要我不哭,
祂要我在哭中仍然知道:
我不是孤单的。


🙏 祷告回应

主耶稣,
我信你,不是因为我有信心,
而是因为你从未放弃我。
让我在你的爱中,
不再逃避真实,
不再惧怕伤痛,
不再依赖回应,
只愿在你十字架的光中,
活出你爱的样式。

阿们。


2025-10-25

耶稣:人类惟一真道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见过太多“道”——哲人的道、帝王的道、自然的道、沉默的道。但唯有一个“道”,不是理念,而是生命;不是远离苦难,而是进入苦难;不是教导人如何活,而是亲自为人而死。

这道,就是耶稣。


🌿道成了肉身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满恩典和真理。”

耶稣不是哲学的象征,但却是道德的楷模。祂是道本身——有血、有泪、有伤痕的道。他没有在云端讲述真理,而是在尘土中行走、在病人中医治、在罪人中吃饭、在十架上流血。

他不是来解释苦难,而是来承担苦难。


🔥道的怜悯:触碰最深的恶

庄子说:“至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是超然的回应。而耶稣的心不是镜,是伤口——他不只是映照罪人,而是为罪人裂开。

他看见人心的恶,却不退避;他看见世界的苦,却不沉默。他哭过、怒过、怜悯过、牺牲过。他不是“无为而治”,而是“无保留地爱”。

他的道,不是让人忘记他,而是让人因他得生命。


🕊️道的救赎:不是教条,而是复活

耶稣的道不是“你该如何做”,而是“我已为你成就”。不是“你要修炼”,而是“你被爱”。不是“你要挣扎”,而是“你可以安息”。

他的道不是一条路,而是他自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在祂里面,罪得赦免,死被吞灭,生命被重新定义。


🌌结语:真道不是远离人,而是进入人

我们曾在哲学中寻找道,在自然中体会道,在沉默中聆听道。但耶稣的道不是隐藏的,而是显明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冷静的镜子,而是燃烧的心。

他是人类惟一的真道——因为祂不是教我们如何逃避死亡,而是亲自穿越死亡,为我们开出生命的路。


 

耳朵岂不试验言语,正如上膛尝食物吗?

 

诺安曾是品酒师,后来成了评论家,再后来什么都不信了。
自义骄狂:世上没有真味,只有调味。
他听过太多承诺,尝过太多虚假,耳朵与舌头都疲惫了。如今他不再辨别,一切平常麻木。

这天,他走进一间破旧的面包铺。
没有想象中的音乐,连个标语都没有。
只有一个老人,在炉边烤着一块粗糙的饼。

诺安嗤笑:你这饼,卖得出去吗?
老人没有回答,只撕下一角,递给他。

出于礼貌,诺安尝了一口,皱眉,却又有些欣喜。
他尝到了盐,虽然调味的,却是新鲜记忆的;
他尝到了火,不是炙热的,而是纯净温暖的。

他忽然沉默了:这是什么?
老人答:家的记忆。

诺安突然就想起母亲在夜里低声的祷告,
想起少年时听过的故事:一位被弃的王子,为爱而死,为仇人死。
那王子曾在城门外被众人唾弃,却仍为他们流泪;
他因怜悯甘心背负他们的重担,又在刑场上为他们代求: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那故事曾令他动容,如今却像火一样在他心中复燃。

他走出面包铺,街上依旧喧嚣。
人们谈论、争吵、转发、评论。
原来他们和自己一样:耳朵不再试验言语,舌头也不再能辨别滋味;
听一切,不分真假;吃一切,不再因为活着而吃。

晚上,诺安回到家,关上门,点起一盏灯。
他找出母亲当年送给他的那本书——愧疚、温暖、诸般滋味,久久难以平复。

是时候听见那一个声音了,
一个能穿透耳膜、直达灵魂的声音。

 


 

耳朵岂不试验言语,正如上膛尝食物吗?

 

风曾说话,但谁听见?
它在旷野中呼唤,在废墟上低语,
在婴孩初啼的清晨,在老者沉默的夜里。
言语如种子,落在耳膜的荒地,
却无人辨别其苦、其甜、其燃烧的根。

我们曾吃过太多——
吃过广告的糖衣,吃过权力的盐,
吃过宗教的陈词,吃过自我的发酵。
舌头疲惫,味蕾麻木,
我们不再因饥饿而吃,只因习惯而咀嚼。

但有一种声音,不在市场,不在讲坛,
它藏在裂缝里,在被弃者的呼吸中,
在那王子为仇人流泪的瞬间,
在他背负重担、代求刑场的沉默里。

那声音不求认同,只求被试验——
像盐一样刺痛,像火一样净化,
像家的记忆,在粗糙的饼中复燃。

耳朵啊,醒来吧,
不要只听顺耳的,不要只吃熟悉的。
试验吧——像先知试验梦境,
像诗人试验沉默,像圣徒试验苦难。

因为真理不总是甜的,
但它总是活的。

 


 

 

赞美祂的话必常在我口中:从诗篇34看信仰的真实与荣耀


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祂的话必常在我口中。(诗篇34:1

这不是在圣殿中吟唱的诗句,而是在敌营中装疯之后写下的见证。诗篇34,是一首从羞辱中发出的赞美诗,是一个在极度恐惧中仍然信靠神的人所留下的属灵财富。它不仅是大卫的个人祷告,更是整本圣经中关于信仰、苦难与救赎的缩影。


🌑 一、羞辱中的信仰:不是无惧,而是在惧中呼求

大卫在《撒母耳记上》21章中逃到迦特,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求生。他不是在胜利中写诗,而是在被赶出去之后说:

我曾寻求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一切的恐惧。(诗34:4

这不是英雄主义,而是属灵的真实。信仰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仍然呼求神。正如保罗所说: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林后4:8


🔥 二、敬畏与伦理:信仰不是情绪,而是生命的实践

诗篇34的中段(9–14节)转向教导:

众子啊,你们当来听我的话;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诗34:11

敬畏神不是抽象的敬仰,而是具体的生活行动:

  • 禁止舌头不出恶言(v.13
  • 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v.14

这与《雅各书》3章关于舌头的教训、《箴言》关于言语与行为的智慧,以及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教导形成呼应。信仰不是头脑的认同,而是身体的顺服。


🍯 三、尝主恩的滋味:经验胜于理论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诗34:8

这是整首诗的灵性高峰。希伯来文טָעַם, aʿam)在诗篇中仅此一次出现,强调的是亲身经历而非理性认知。这与《约翰福音》1:39中耶稣对门徒说你们来看形成呼应——信仰不是听说,而是进入。


✝️ 四、义人的苦难与基督的预表

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诗34:19
祂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34:20

这两节在新约中被引用,特别是约翰福音19:36,指向耶稣在十字架上骨头未折。诗篇34不仅是大卫的见证,更是基督的预表:

  • 大卫被赶出去耶稣被弃绝
  • 大卫装疯耶稣被讥笑、沉默
  • 大卫称颂神耶稣在十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

这是一种疯者的福音”——在羞辱中仍然称颂,在死亡中仍然信靠。


🌾 五、结语:这诗属于谁?

诗篇34不是写给成功者的,而是写给:

  • 在精神崩溃边缘仍然呼求神的人;
  • 在社会眼中疯癫却在灵里清醒的人;
  • 在羞辱中仍然相信神美善的人。

它属于那些在夜里颤抖祷告的人,属于那些在门扇上抓痕却仍然称颂的人,属于那些在骨头未折的苦难中仍然说:主是美善。


愿我们在这首诗中,不只是读到大卫的故事,更能在自己的恐惧与羞辱中,尝到主恩的滋味,发现那不折的骨头、那不灭的盼望。

 

你们来尝尝主恩的滋味 便知道祂是美善

 

🛡️ 一、神的使者四围安营:临在中的保护

 

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34:7

这节经文揭示了一个属灵现实:神的保护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环绕的、临在的。

  • 使者מַלְאָךְ, malʾakh:可指天使,也可指神的显现。旧约中常以耶和华的使者代表神自己(如创22:11,出3:2)。
  • 安营חָנָה, chanah:是军事术语,象征围绕、驻扎、守护。与出埃及记中神的云柱火柱呼应。
  • 属灵意义:敬畏神的人并不免于苦难,但他们被神的临在包围。不是远处的眷顾,而是四围的守护。

这节经文在大卫装疯被赶出之后写下,意味着:即使人在羞辱中,神的使者仍然安营在旁。

 


🍯 二、尝主恩的滋味:经验胜于理论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诗34:8

这是整首诗的灵性高峰,是从羞辱中发出的邀请。

  • טָעַם, aʿam:在诗篇中仅此一次出现。不是理性认知,而是亲身体验。
  • 滋味:与《诗篇119:103你的言语在我口中比蜜更甜呼应,是属灵的味觉。
  • 新约回响
    • 彼得前书2:3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爱慕那纯净的灵奶。
    • 希伯来书6:4–5尝过天恩的滋味……若再离弃真道,就不可能使他们重新懊悔。

这不是你们要相信,而是你们要尝。信仰不是命令,而是邀请。


✝️ 三、投靠他的人有福了:福音的应许

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诗34:8

这句是福音的浓缩,是整本圣经的应许:

  • 投靠חָסָה, chasah:是逃入、藏身、依附。不是自力更生,而是进入神的遮盖。
  • 有福אַשְׁרֵי, ʾashrei:与诗篇1篇开头有福的人同词,是属灵的祝福状态。
  • 全经回响
    • 诗篇2:12凡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
    • 罗马书8:1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 马太福音5章的有福了系列,是这节的延伸与实现。

这不是你若成功就有福,而是你若投靠就有福。不是行为的奖赏,而是信心的回应。


🔥 总结:从羞辱到荣耀的属灵旅程

这两节经文是大卫在极度羞辱中写下的属灵见证:

  • 他被赶出敌营,却说神的使者安营四围;
  • 他装疯求生,却说主恩的滋味美善;
  • 他失去尊严,却说投靠神的人有福。

这不是疯者的荒唐,而是先知的启示。愿我们也在羞辱中尝到主恩,在恐惧中投靠神,在破碎中发现那四围安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