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从深坑到使命 — 诗篇40与教会的呼召

  

引言:灵修不是逃避,而是差遣

我们常在灵修中寻求安慰与更新,但若灵修只关乎,而不关乎我们,就失去了福音的张力。《诗篇》第40篇不仅是大卫的个人见证,更是一种公共的宣告:我未曾把祢的公义藏在心里,我已陈明祢的信实和祢的救恩。40:10

这是一种属灵的转向:从被拯救者到被差遣者,从个人的深坑到群体的见证。


一、教会的深坑:我们是否也在淤泥中?

祂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40:2

今天的教会是否也陷在祸坑中?也许是制度的僵化、属灵的冷漠、对社会苦难的漠视。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困境,而不是用宗教语言掩盖真实的破碎?

默想问题:我的教会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深坑?我们是否愿意被神拉起,而不是自我修饰?


二、新歌不是表演,是见证

祂使我口唱新歌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40:3

新歌不是敬拜的炫技,而是苦难中生出的真实声音。它不是为了让人感动,而是为了让人悔改。教会的见证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在破碎中仍称颂神。

默想问题:我们的敬拜是否成为社会的见证?是否让那些未曾听闻的人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


三、拒绝宗教形式,回应神的旨意

祭物和礼物祢不喜悦我说:看哪,我来了!’”40:6–7

教会若只忙于仪式与活动,而不回应神的旨意,就失去了福音的活力。神要的是我来了的回应,是教会在社会中说:我们在这里,为了祂的旨意。

默想问题:我们的教会是否愿意放下宗教的舒适区,进入神的使命场?我们是否愿意说:看哪,我们来了


四、为那些未曾听闻的人发声

我未曾把祢的公义藏在心里我已陈明祢的信实和祢的救恩。40:10

灵修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公共宣告。教会的沉默,是对未曾听闻者的遗弃。我们是否愿意为那些拒绝福音的人祷告?是否愿意为那些从未听闻的人发声?

默想问题:我是否愿意为那些远离福音的人祷告?我的教会是否愿意成为他们的代求者与见证者?


五、在困苦中仍顾念他人

但我是困苦穷乏的,主仍顾念我。40:17

教会不是胜利者的俱乐部,而是困苦者的家。我们若在自己的贫乏中仍顾念他人,就活出了福音的真实。灵修不是逃避社会,而是进入社会,带着神的怜悯。

默想问题:我是否愿意在自己的软弱中仍顾念他人?我的教会是否愿意成为穷乏者的避难所?


🙏 结语祷告:教会的灵修祷告

主啊,
我们曾在深坑中呼求,
祢不以我们的罪为羞,
却以慈爱为衣,
将我们从淤泥中拉起,
使我们脚立稳,
使我们心唱新歌。

我们不愿献虚假的祭,
只愿回应祢的旨意,
在罪与社会之间,
我们愿成为祢的见证者。

主啊,不要迟延,
因我们困苦穷乏,
但我们知道,祢顾念我们,
也顾念那些未曾听闻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