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你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诗篇 17:15)
一、在风暴中祷告:不是逃避,而是炼净
诗篇17篇是一篇在逼迫中写下的祷告。大卫不是在安逸中呼求神,而是在仇敌环伺、内外受压的时刻。他说:“你在夜间鉴察我,熬炼我,却找不着什么”(诗17:3)。这是灵魂在黑夜中被炼净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常处于“风暴”之中— 被误解、被边缘化、被系统性压迫。但神不是在风暴之外等待我们归来,而是在风暴之中炼净我们,使我们成为祂荣耀的器皿。
“你们如今在百般试炼中暂时忧愁,是为要叫你们的信心…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得前书 1:6–7)
二、属世的满足与属灵的满足:两种生命的分野
诗篇17:14描绘了世人的满足:“你把你的财宝充满他们的肚腹,他们的儿女也得饱足,将所余的留给他们的孩子。”这是现代人熟悉的图景:财富、家庭、传承。
但大卫的满足却是属灵的:“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诗17:15)。他不是以地上的成功为终点,而是以神的面容为归宿。
这与保罗的宣告遥相呼应:
“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 3:8)
在一个追求效率、成果、影响力的时代,神呼召我们回到祂的面前 — 不是以“成就”来定义自己,而是以“是否见过祂的面”来衡量生命的真实。
三、属灵的庇护:瞳人之下,翅膀之荫
“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诗篇 17:8)
这是属灵的亲密,是神对我们最深的看顾。瞳人是最敏感之处,翅膀是慈爱的遮盖。在现代社会的暴露与焦虑中,我们渴望这样的庇护 — 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神的圣所中得安息。
这与耶稣的呼唤相呼应:
“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马太福音 23:37)
神的庇护不是抽象的神学,而是具体的邀请:在祂的翅膀下,我们可以重新成为孩子,被爱、被保护、被更新。
四、醒来见祂的面:复活的盼望与当下的觉醒
诗篇17篇的结尾不是胜利的凯歌,而是属灵的宣告:“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这既是复活的盼望,也是当下的觉醒。
保罗也曾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哥林多前书 13:12)
在现代的镜像文化中,我们不断对着屏幕、镜子、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但神呼召我们醒来 — 不是醒来面对任务,而是醒来面对祂的面容。
✨ 结语与呼召:你愿意醒来见祂的面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选择成为“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人”,也可以选择成为“醒来见祂形像的人”。前者追求地上的丰富,后者渴望属灵的真实。
“你们要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利米书 29:13)
愿我们在风暴中被炼净,在庇护中得安息,在醒来时见祂的面 — 这就是属灵的觉醒,也是现代信仰的呼召。
🙏 灵修祷告:
《醒来见祂的面》
主啊,我在夜间呼求你,
愿你鉴察我,熬炼我,使我心中无诡诈,脚步不滑跌。
不是因我义,乃因你是公义的神,
你是我盾牌,是我荣耀,是我抬头的者。
在这纷扰的世代,
人以地上的丰富为满足,
以儿女的饱足为荣耀,
以遗产的延续为安全。
但我心不羡慕他们的道路,
我只愿在义中见你的面。
求你保护我,如同瞳人之下,
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
不为逃避仇敌,而为亲近你。
愿我醒来时,不是面对任务与焦虑,
而是面对你的形像,得着属天的满足。
主啊,我愿你成为我的产业,
不是地上的分,而是永恒的归属。
愿你使我心满意足,不因环境改变,
乃因你自己显现。
愿我在风暴中被炼净,
在庇护中得安息,
在醒来时见你的面——
这是我灵魂的渴望,是我生命的呼召。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
阿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