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不是逃避,而是同行
在一个充满焦虑、加速与分裂的时代,《诗篇23篇》不是一首田园牧歌的逃避幻想,而是一场属灵的抗议 — 对缺乏的否认,对孤独的反驳,对死亡的嘲讽。它不是为安逸者而写,而是为那些在死荫之谷中仍愿相信“你与我同在”的人而写。
一、“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属灵的身份不是拥有,而是归属
大卫不是在炫耀资源,而是在宣告关系。他说“我的牧者”,不是“我们的牧者”,不是“以色列的牧者”,而是“我”的 — 这是亲密的、个人的、不可替代的。
在属灵的荒年中,缺乏不是物质的空洞,而是灵魂的漂泊。
真正的富足,是知道自己被看见、被引导、被守护。
二、“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安息不是懒惰,而是信任
青草地不是逃避现实的幻境,而是神在混乱中设立的属灵节奏。安歇的水不是静止的水,而是不争的水,是在纷扰中仍能听见神声音的水。
在这个以效率为神的世界里,安息本身就是一种属灵的反抗。
躺卧,是信任祂的引导;安歇,是拒绝自我驱动。
三、“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苏醒不是情绪的激动,而是方向的归正
苏醒的灵魂不是被鼓舞的情绪,而是被悔改的心。祂引导我们,不是为了我们的成功,而是为了祂的名 — 那不可言说的荣耀,那在我们里面呼唤悔改的声音。
义路不是捷径,而是绕行的轨迹。
就像羊走山路,不是直线,而是缓慢而稳妥的圆圈。
四、“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幽谷不是惩罚,而是炼净
死荫的幽谷不是神的缺席,而是神的隐藏。祂不总是显现,但祂总是同在。不是没有黑暗,而是在黑暗中有光;不是没有敌人,而是在敌人面前设筵席。
真正的信心不是在光明中歌唱,而是在黑暗中坚持“你与我同在”。
五、“你为我摆设筵席,在我敌人面前”
恩典不是秘密的,而是公开的胜利
神不是在安全之地设宴,而是在冲突之中。在敌人面前设筵席,是一种属灵的宣告:我不靠武力得胜,而靠恩典被尊荣。
筵席不是终点,而是过程中的款待。
在羞辱中被膏抹,在争战中被喂养。
六、“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属灵的归宿不是未来的天堂,而是现在的同在
恩惠不是偶然的礼物,而是持续的追赶。慈爱不是被动的陪伴,而是主动的奔跑。你不是旅人,而是归人;不是寻找家,而是被家寻找。
神的殿不是建筑,而是祂的同在。
永远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关系的深度。
🙏 结语祷告:在幽谷中设筵席的神
主啊,你不是远方的牧者,而是近旁的引导者。
你不是在胜利之后才显现,而是在敌人面前设筵席。
你不是在光明中才同在,而是在死荫之谷中同行。
愿我不是寻找安逸,而是寻找你;
愿我不是逃避幽谷,而是在幽谷中与你设宴。
愿我不是被缺乏定义,而是被你牧养。
愿我的灵魂苏醒,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你的名。
阿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