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求你听我的呼求,侧耳听我的祷告。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要从地极求告你,求你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因为你作过我的避难所,作过我的坚固台,脱离仇敌。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细拉)神啊,你原是听了我所许的愿;你将产业赐给敬畏你名的人。你要加添王的寿数,他的年岁必存到世世。他必永远坐在神面前;愿你预备慈爱和诚实保佑他。这样,我要歌颂你的名,直到永远,好天天还我所许的愿。”(诗篇61)
一、 在“地极”的呼求(第1-2节)
诗篇的开篇,是大卫在极度困苦中的呐喊:“神啊,求你听我的呼求。” 他形容自己的处境是“心里发昏”,并且仿佛身处“地极”。
“地极”是一个充满画面感的词。它不一定指地理上的遥远,更是指心灵深处的孤独、无依与隔绝。那是一种感觉:感觉神很远,感觉希望渺茫,感觉自己在世界的尽头,被困境包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地极”时刻:在疾病的打击中,在关系的破裂里,在事业的低谷处,在内心的焦虑和恐惧里。
然而,正是在这“地极”,大卫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我要从地极求告你。” 环境没有改变,心情依然沉重,但他的目光转向了神。祷告,成为他从绝望之地伸向神的唯一桥梁。
二、 奔向“更高的磐石”(第2-3节)
在呼求中,大卫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请求:“求你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这“磐石”是谁?就是神自己。大卫深知,凭着自己的力量,无法爬出深渊。他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来“领”他,把他安置在一个安全、稳固、高过一切艰难的地方。这磐石之所以“更高”,是因为它高过我们的环境,高过我们的情绪,高过我们的仇敌。
为什么大卫能如此确信?因为他有过去的经历:“因为你作过我的避难所,作过我的坚固台。” 信心的根基,往往建立在神过往的信实上。当我们回顾生命,总能找到神曾经作为我们“避难所”和“坚固台”的证据。这回忆,成为我们今天在风暴中依然可以信靠的基石。
三、 最深的渴望:安息与同在(第4节)
被提到磐石上之后,大卫的愿望是什么?不是复仇,不是财富,而是“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是“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
· 住在你的帐幕里:代表渴望持续不断地活在神的同在中,享受亲密无间的交通。
· 你翅膀下的隐密处:描绘了一幅极其温暖、安全的画面,如同母鸡将小鸡保护在翅膀之下。这里是无惧风雨、得享安息的所在。
这节经文揭示了信仰的终极目标:不是仅仅让神解决我们的问题,而是让我们自己更多地进入神自己里面。在最动荡的时刻,我们灵魂最深的渴求,其实是归回安息,在神的爱和庇护中得着满足。
四、 从个人到群体:信心的扩展(第5-8节)
诗篇的后半段,大卫的祷告从个人的需要,扩展到了对君王(很可能指他自己或弥赛亚)和国度的祝福。他确信神听了他的愿,并赐产业给敬畏祂的人。
这是一个信心的飞跃。当他自己的心灵还在争战之时,他已然开始为更广阔的国度、更遥远的未来祷告。这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心不仅能让我们在困境中站立得住,更能让我们超越自我,看见神更伟大的计划和应许。
最终,这一切的归宿是赞美和还愿:“这样,我要歌颂你的名,直到永远,好天天还我所许的愿。”(第8节)祷告蒙应允的回应,是持续不断的感恩、敬拜和顺服的生活。
灵修应用与反思
1. 你今天的“地极”是什么? 是什么让你感到“心里发昏”,与神隔绝?此刻,你可以像大卫一样,选择“从地极求告”神吗?
2. 回想你的“磐石”。花一点时间,回想神在过去如何成为你的“避难所”和“坚固台”。让这些记忆坚固你今天的信心。
3. 你渴望的是什么? 在向神的祷告中,我们更多的是在祈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是在渴慕神自己的同在?今天,你可以尝试安静在“祂翅膀的隐密处”,单单享受与祂在一起的安息吗?
4. 信心的视野:尝试为一件超越你个人处境的事情(如教会、国家、他人)祷告,让你的信心在祷告中得以扩展。
祷告:
亲爱的主,感谢你,你是那比我更高的磐石。当我心里发昏,感觉身处地极时,求你垂听我的呼求,用你大能的手领我到你的面前。帮助我记住你过去的信实,让我今天能全然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我渴望住在你的同在中,胜过渴望困境的解除。愿我的生命最终成为一首对你的颂歌,直到永远。
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