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56篇灵修默想
“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敌都要转身退后。神帮助我,这是我所知道的。”(诗篇56:8-9)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经历“被包围”的时刻:被压力包围、被困难包围、被不确定的未来包围,甚至被敌对的人和事包围。诗篇56篇正是大卫在这样境况中的祈祷和宣告。当他被非利士人在迦特捉住,身处异乡,性命危在旦夕时,他没有陷入绝望,而是转向神,写下了这首充满挣扎却又无比坚定的信心之歌。
一、 在困境中的真实处境:惧怕与压迫
大卫的开篇是真实的:“神啊,求你怜悯我,因为人要把我吞了,终日攻击欺压我。”(第1节)。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恐惧和所处的险境。“吞了”这个词非常形象,描绘出敌人如野兽般凶残,要将他完全吞噬。他的敌人“终日”攻击,意味着压迫是持续不断的,这种精神上的煎熬有时比肉体的痛苦更难忍受。
这像不像我们某些时候的光景?感觉工作、人际关系、健康问题或内心的焦虑,像敌人一样终日追逼我们,想要“吞吃”我们的平安、喜乐和盼望。
大卫的起点和我们一样:承认自己的惧怕和软弱。
二、 信心的转向:从看环境到仰望神
然而,大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停留在惧怕中。在第3节和第4节,他两次宣告:“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美哉,信心不是没有惧怕,而是在惧怕中,选择将目光从令人窒息的环境,转向那位信实的神。
大卫信心何等坚定!他认识到,他所遭遇的一切,神都看见了,也在乎。第8节是整首诗篇最动人的一节:“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 (在近东文化中,皮袋是极为珍贵、用于保存最重要物品的容器。)
大卫相信,神不仅知道他的处境,甚至珍视他的每一滴眼泪!圣哉,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漂泊、我们的哀哭,在神眼中都不是徒然的,祂都一一记下。这份认知是极大的安慰。
三、 信心的宣告:从祈祷到赞美
因为确信神在乎他、与他同在,大卫的信心变得无比刚强。他的祈祷从开始的“求你怜悯我”,发展到最后的“我倚靠神,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第11节)。这是一个胜利的呐喊!
值得注意的是,第10节和第11节几乎是第4节的重复。这仿佛是一个信心的叠句,通过反复的宣告,真理就在他心中越发坚固。最终,这篇始于急难求告的诗篇,结束于感恩和还愿的赞美:“我要将感谢祭献给你……因为你救我的命脱离死亡。”大卫在祷告中,已经预见了神的拯救,这拯救不是一时,乃是一生,“你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第12-13节),以至于他可以提前献上感谢,何等信实怜悯的神!
灵修反思与应用:
1. 正视情绪,转向真理:神允许我们像大卫一样,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恐惧和痛苦。但祂不希望我们停留在那里。今天,你正在为什么事惧怕?你可以向神倾心吐意,然后选择宣告:“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2. 神珍视你的眼泪:你是否感到孤单,觉得没人在乎你的痛苦?诗篇56:8告诉我们,神在乎。你的每一滴眼泪,祂都视为珍宝,小心收藏。你的每一次“流离”,祂都记数。你从未走出祂的视线。
3. 用宣告坚固信心:信心的成长需要操练。像大卫一样,即使感觉不到,也要开口宣告神的应许和属性。可以背诵经文,可以唱赞美诗,让神的话语充满你的心,驱散恐惧的阴霾。
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你,你是看见我一切苦难、收藏我每一滴眼泪的神。在我感到被环境压迫、被惧怕吞噬的时候,求你帮助我,使我有像大卫一样的信心,在惧怕中选择倚靠你。求你让我更深地经历你的同在和信实,使我能从心底发出宣告:“我倚靠神,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不止于拯救,更迈向生命之光:再思诗篇56篇
“因为你救我的命脱离死亡。你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诗篇56:13)
引言:
我们常常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所求的仅仅是脱离眼前的深渊。我们的祷告也常常停留在“救命”的阶段。诗篇56篇展示了一条更美的道路:神的救恩并非止于将我们从死亡线上拉回,祂最终的目的,是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稳定、安全、充满光明的生命境界:行走在祂面前。
一、 救命的恩典:从死亡中脱离
大卫确实经历了“救命”的恩典。当他被仇敌围困,性命危在旦夕时,他向神呼求:“求你怜悯我……他们终日颠倒我的话……”(第1-2节)。神垂听了他的祷告,应允了他,使他“脱离死亡”。这是救恩的第一个层面,是消极的、脱离的。这恩典无比宝贵,因为它保全了我们的生命和存在。我们为每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向神感恩,这本身无可厚非。
二、 更深远的恩典:在生命之光中行走
然而,神的心意远比“救命”更宏大、更深远。第13节后半部分用了一个有力的反问句:“你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
这揭示了救恩的第二个层面,是积极的、进入的:
1. “救护我的脚不跌倒”:这不仅仅是物理上不摔倒,更是指在属灵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失足、不滑跌。神是我们的守护者,祂在我们前面修平道路,在试探和危险中成为我们的稳固保障。祂的恩典不仅救我们“脱离”,更“保守”我们前行。
2. “使我在生命光中行”:“生命光”与“死亡”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光就是神自己,祂是我们的亮光和拯救(诗篇27:1)。行走在生命光中,意味着活在神的真理、恩典、同在和指引之下。这是一个不再被恐惧笼罩,而是被真理照亮的人生。
3. “行在神面前”:这是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这让人想起伊甸园中亚当与神同行,也指向了永恒中与神亲密无间的相交。它描述的是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活在神面光之中的生命状态。我们的生命不再是为了躲避仇敌而奔逃,乃是为了朝见神的面而前行。
从惧怕到行走的信心旅程:
当我们把第13节的完整画面带入整首诗篇,大卫的信心轨迹就更加清晰了:
· 起点:被敌人吞吃的惧怕(第1-2节)。
· 转折:在惧怕中选择倚靠神(第3-4节)。
· 确据:相信神珍视他的眼泪和苦难(第8节)。
· 宣告:因神的帮助,胜过惧怕(第9-11节)。
· 终点/高峰:不仅为“救命”感恩,更为被神引领,进入一个稳定、光明、与神同行的新境界而赞美(第12-13节)!
灵修反思与应用:
1. 检查我们的祷告蓝图:我们是否常常只求神帮我们“灭火”(脱离困境),却很少求祂带领我们进入“应许之地”(在生命光中与祂同行)?我们的祷告视野,需要从“救命”扩展到“生命之光”。
2. 信靠神的保守之力:神不仅是拯救者,更是守护者。你今天是否正为前路可能“跌倒”而担忧?可以祈求神亲自“救护你的脚”,在每一个抉择处赐你智慧和稳妥。
3. 活在神的面光之中:“行在神面前”是一种操练。这意味着我们在做每一个决定、说每一句话时,都意识到神正在看着我们,我们是在为祂而活。这能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生活的动机和品质。
祷告:
慈爱的天父,我感谢你,因为你的救恩是何等全备!你不仅救我的命脱离死亡的深渊,你更守护我的脚步,使我不致失脚滑跌。求你拓宽我的信心,让我不满足于仅仅“脱离凶恶”,而是渴望进入你所预备的“生命之光”。愿我的一生,不是一场惊慌的逃亡,而是一次稳行在高处的、朝向你的荣美旅程,行在你的面光之中,直到永远。
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