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0

在夏日

 

 

夏日是忙的,很多时候,忘记了该有的悠闲。

在夏日,人们会戏水,

在夏日,人们会吃冰淇淋,

在夏日,人们选择旅行,看远方异国他乡,

在夏日,人们举行宴会,品尝一份饱足安详,

在夏日,人们会忘记自己,

在夏日,人们选择及时行乐,

···

阳光热情而清澈,心情喜悦而浪漫,

在夏日,人们会梦一场。

 

在夏日,有人会盼望远方来客,

在夏日,有人和思念往日恋人,

在夏日,有人一次次来来去去打点行囊,

在夏日,有人忘记过去盼望着美丽未来,

在夏日,有人扬帆起航,

在夏日,有人沉湎昨日雨巷,

···

音乐柔美而动听,天空静寂而湛蓝,

在夏日,有人等候梦一场。

 

在夏日,有人记得你模样,

在夏日,有人回忆梦一场,

在夏日,有人等候风吹起时刻,

在夏日,有人故里寻找旧诗章,

在夏日,有人盼望一个灿烂热烈情感,

在夏日,有人扬起风帆远航,

···

心情平静而美好,未来灿烂而辉煌,

在夏日,有人等候你回还!

 

 

道不远人 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德经41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亡:通“无”,没有。建言:一说是立言之意,一说是老子所引用的书名,也可能是谚语或歌谣。之:代词,指代下面的话。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老子说,上士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到道后,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暇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也只有道,它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为什么道德经让人着迷而难以把握呢?

虚虚实实,真假参杂。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这属于日常生活所见,对于真理知识的追求,把握,人们所持有的态度,老子,根据人们的行为作出结论,“不笑不足以为道”,继而展开,“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展开,除了给人玄妙之感外,似乎给了人事物的对立统一,却又因为其半真半假的结论,给人无所适从,难以进入其中!在这样的玄机中,老子再次给出结论,“夫唯道,善贷且成”,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实际呢?人们对于道还是没有真切把握,还是一种理想心仪状态而已!

或许有人不服,这样那样解释,仔细思想一下会如何呢?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3738

如果无胜有,又何来上,中,下三士呢?

模糊、混淆是一种技巧的话,这种技巧未必就是真知识!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礼记·中庸)

道,只有和人民生活发生直接联系,才有意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