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5

君王與宗教


【馬太福音第九章】

醫治癱子
1 耶穌上了船,渡過海,來到自己的城裡。 2 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 3 有幾個文士心裡說:「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 4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惡念 5 起來行走容易 6 你們知道人子地上赦罪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褥子回家 7 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 8 眾人看見都驚奇,就歸榮耀於神,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
馬太被召
9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跟從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10 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 11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 12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醫生 13 喜愛憐恤喜愛祭祀意思你們揣摩不是義人乃是罪人
新舊難合的比喻
14 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 15 耶穌對他們說:新郎陪伴時候陪伴哀慟日子新郎離開他們時候他們禁食 16 沒有衣服因為衣服 17 沒有皮袋若是這樣皮袋裂開出來皮袋唯獨皮袋保全
醫患血漏的女人
18 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他,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 19 耶穌便起來跟著他去,門徒也跟了去。 20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穗子, 21 因為她心裡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22 耶穌轉過來看見她,就說:女兒放心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
醫治管會堂者的女兒
23 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裡,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 24 就說:退去閨女睡著他們就嗤笑他。 25 眾人既被攆出,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 26 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
兩個瞎子得醫治
27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 28 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他跟前,耶穌說:你們他們說:「主啊,我們信。」 29 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你們成全 30 他們的眼睛就開了。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說:你們小心知道 31 他們出去,竟把他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
趕出啞巴鬼
32 他們出去的時候,有人將鬼所附的一個啞巴帶到耶穌跟前來。 33 鬼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眾人都稀奇說:「在以色列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34 法利賽人卻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
35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36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37 於是對門徒說:莊稼做工 38 所以你們莊稼打發工人出去莊稼
 
一、人的需要不是宗教,乃是主自己

1、宗教的無能為力

1)「耶穌上了船,渡過海,來到自己的城裡」(1)——就肉身說,耶穌是猶太人,所以祂「自己的城」代表猶太教的權勢範圍。這裡聖靈是借用猶太教來作代表,指出一般宗教的光景。

2)「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2)——癱子知道如何行走,但卻無力行走,象徵在宗教裡面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光景。宗教教導人為善,它的裡面裝滿了道理,但卻缺乏付諸實行的原動力。

2、宗教無能的根本原因——罪惡

1)「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2)——癱子不能行走乃是外面的症狀,實際上他的裡面有罪乃是他的病因。主在這裡點出罪惡的問題,一語道破癥結所在。

2)「有幾個文士心裡說,這個人說僭忘的話了」(3)——文士代表宗教界裡有知識和地位的人士。他們只知定罪別人,卻不知自己是在罪惡裡。

3)「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4)——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二23),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盡都十惡(創六5)。

3、惟有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1)「或說,你們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那一樣容易呢?」(5)——主在這裡並未說「那一樣難呢」,因為在祂並沒有難成的事(耶三十二17)。赦罪是權柄的問題,行走是能力的問題。權柄和能力都是祂的(啟十二10)。

2)「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6)——人子是指主耶穌。癱子的得醫治,十因罪得著赦免;而罪的得赦免,是因著信心(2),不是因著行為。這說出注重行為的宗教,在神面前一無是處。

3)「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7)——那人起來行走,證明他已得著醫治,而他的得醫治,又證明他的罪已蒙赦免。由此可見,主耶穌確實有赦罪的權柄(徒五31)。那人一說痊癒,就回家去了。家是人安息的所在,道出惟有得著赦罪,我們才有真實的安息(從前他躺在褥子上,褥子亦代表安息,但那時他只有安息的外表,卻沒有安息的實際,宗教裡的人都是這樣)。

4)「眾人看見都驚奇,就歸榮耀與神;因為祂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8)——權柄的顯出,不只能叫人蒙赦罪得醫治,並且能叫人看見榮耀的神,因為神是權柄的源頭(太六13)。

二、神喜愛憐恤,不喜愛宗教式的祭祀

1、宗教定罪罪人,主卻和罪人同席

1)「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9)——馬太是替羅馬征服徵收稅款的,當時像他這樣的稅吏,一面壓榨出賣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稅款,所以在猶太人眼中,乃是與罪人同等。坐在稅關上,象徵征在犯罪的時候。

2)「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9)——馬太不是主動的來尋求主耶穌,乃是主耶穌來尋找他,並呼召他,他就跟從了主。主若吸引,我們就快跑跟隨祂(歌一4)。

3)「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祂的門徒一同坐席」(10)——坐席表明吃喝享受。主之與我們,親近到一個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樂(歌一12)。

4)「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生命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11)——法利賽人代表傳統的宗教徒,他們認為神是以公義的待人,所以凡是帶領人敬拜神的人應該潔身自愛,不可和罪人交接來往。但主耶穌卻一反人的宗教觀念。

2、主是醫生來治病,是救主來呼召罪人的

1)「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12)——主啟示祂是醫生,表明祂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態度,而不是以法官審判犯人的態度來對待世人。換一句話說,祂對待世人不是根據公義,乃是根據憐憫和恩典(羅九15)。

2)「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13)——憐恤是神來為人作事,神來供應人的需要;祭祀是人來為神作事,人來供應神的需要。宗教的觀念是人要為神作些什麼,人要向神獻上一些什麼。這種觀念是和神的心意相反的。

3)「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13)——事實上,這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所以我們若秉持傳統的宗教觀念,而自以為義,就要失去得著恩典的機會,因為神攔阻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

三、老舊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1、祂是新郎,有祂的同在就用不著宗教的禁食

1)「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14)——法利賽人代表老宗教徒,約翰的門徒代表新宗教徒。宗教意即有所宗而施教,原意是要教導人敬畏神,可惜意流傳與儀文形式,甚至置神和祂兒子與不顧。禁食就是宗教徒所奉行的規條之一。

2)「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15)——主是新郎,我們是陪伴之人。有祂同在,就有豐美的筵席可供享受。什麼時候遇見祂,什麼時候就滿了甜美、新鮮、喜樂的感覺。

3)「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15)——主在這裡是藉著祂將要被釘十字架,不再在肉身裡與門徒們同在一事,來形容我們一旦失去了主的同在,靈裡就要忍饑挨餓了。

2、祂是新布,不可以把祂和舊衣服般的宗教連在一起

1)「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16)——衣服象徵我們在神面前的義行(啟十九8);舊衣服是指宗教徒靠著老舊的天然生命而有的好行為,它們總是破綻百出,所以宗教徒一直在作修補、改善的工作。新布的原文意思是指尚未裁制完成的布,它象徵主耶穌活在地上時的行事為人。宗教徒的作法是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他們只想學習主耶穌生活為人的榜樣,而沒有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功的救恩。

2)「因為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16)——我們若只模仿主耶穌在地上時的行事為人,反而會更顯出我們行為上的缺陷,根本於事無補。

3、祂是新酒,只可裝在新皮袋裡

1)「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17)——新酒象徵基督那復活、新鮮的生命,能使人喜樂、高昂並有力。皮袋是裝酒的器皿,舊皮袋象徵我們的舊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意思就是只把基督接受傲我們魂的心思、情感和意志裡面。宗教徒只憑理智研究基督,用感情對待基督,下決心事奉基督,亦即完全以天然的人來承裝基督。

2)「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17)——基督不是我們的頭腦所能清楚瞭解的。許多時候,我們的感情在某些所謂屬靈的事上,因為興奮過度,整個人就崩潰了。此外,凡只用意志來跟隨主的,也常因著遭遇患難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十三21)。

3)「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都保全了」(17)——新皮袋象徵我們的新人,就是我們得著重生的靈和得著更新的魂(多三5;弗四23~24;西三10;羅十二2)。惟獨操練運用我們的靈,以及經十字架對付過的心思、情感和意志,來承裝基督,才有功效。

四、惟有主能醫治宗教共通的難症

1、宗教漏掉生命

1)「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祂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18)——會堂是猶太教徒聚會的地方,故管會堂的女兒之死,象徵從猶太教產生出來的光景乃是死亡。

2)「耶穌便起來,跟著他去,門徒也跟了去。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19~20)——據聖經學者考證,那個女人是一個外邦女子,所以她象徵外邦的宗教。血漏象徵漏掉生命,因為肉身的生命是在血裡(利十七11)。這外邦女子犯了十二年的血漏,而前面那個死了的猶太女孩剛好是十二歲(參路八42),所以兩者都同指一件事,即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在神眼中看來都是漏掉生命的,都是死亡的宗教。它們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啟三1)。

3)「來到耶穌背後,摸祂的衣裳繸子;因為她心裡說,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20~21)——主的衣裳象徵主的義行。摸主的衣裳意即藉著信心接觸主,與主聯合為一,來去用主所成功的義,作為我們的義。

4)「耶穌轉過來看見她,就說,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22)——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結果卻落到可憐的死亡光景。惟有藉著信心接受主耶穌的救恩,才是蒙拯救、得醫治的路。

5)「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裡,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23)——宗教裡頭一片死沉,帶頭的人就用盡刺激、奮興的辦法,鼓動眾人起來有所活動,以維持熱鬧、有生氣的場面。

6)「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祂」(24)——凡是蒙神揀選預定的人,不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死了就完了,我們乃是睡著了(帖前四13~14)。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復活了(約五25)。

7)「眾人既被攆出去,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25)——宗教的辦法必須從我們的心房裡被趕出去,然後主耶穌才能進來。主一進來,死亡就要消除,難處就必解決。

8)「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26)——每一個真正摸著主或被主摸著的故事,都會引人詫異驚奇並傳頌的。

2、宗教使人瞎眼

1)「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祂,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27)這兩個瞎子代表所有宗教裡的人物,帶頭的是瞎子,跟隨的也是瞎子(太十五14;羅二19)。他們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四4),以致逼迫殺害主和屬祂的人,還以為是事奉神(約十六2)。

2)「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祂跟前,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他們說,主啊,我們信」(28)——主耶穌並沒有在路上當場就醫治他們,乃是等他們也跟祂進了房子,才摸他們信心的問題。這說出宗教裡的人若要得著救恩,必須離開原來的道路,緊緊的跟隨基督,相信祂的神的兒子,是我們惟一的拯救。

3)「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29)——主耶穌在本章裡一再的提到信心(2222829),這是因為宗教強調因行為稱義,但神的救法是因信稱義(加二16)。

4)「他們的眼睛就開了。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30)——主在醫治代表宗教的人時,特意要他們捨棄宗教的傳統作法。因為大力宣揚神跡奇事,藉以招來好奇的群眾,正是宗教界的慣常作法。

5)「他們出去,竟把祂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31)我們的傳福音、為主作見證,必須順從主的引導,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我們出去,必須作到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二十八19),而不是僅僅傳揚主的名聲而已。

3、宗教使人啞口

1)「他們出去的時候,有人將鬼所附的一個啞巴,帶到耶穌跟前來」(32)——宗教徒的另一個特徵乃是啞巴,不能為神說話(賽五十六10),只好雇請一班聖品階級的人來說說聽聽。

2)「鬼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眾人都稀奇說,在以色列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33)——啞巴偶像(林前十二2)一被趕出去,人就說出話來。每一種宗教的源頭,牠都有黑暗的權勢,撒旦乃是宗教的源頭,牠利用宗教來篡奪人對真神該有的敬拜。我們得救,乃是脫離黑暗的權勢,遷到神愛子的國裡(西一13)。

3)「法利賽人卻說,祂是靠著鬼王趕鬼」(34)——宗教棄絕主耶穌,竟然口出褻瀆的話,真是可憐亦複可悲(太十二22~32)。

五、君王的工作是拯救人脫離宗教

1、「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5)——主到處作工,要把人從宗教的影響底下拯救出來。

2、「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6——這裡主啟示祂自己是牧人,那些在宗教裡的人是羊,他們原是屬於祂的,如同羊是屬於牧人的一樣。可惜他們因為離開了神,以致落到困苦流離的可憐光景中。

3、「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37)——主一面用牧人和羊來比喻祂與人的關係(約十14),一面也把祂和人比做莊稼的主和莊稼(啟十四15)。羊和莊稼都是有生命的東西,羊需要牧養,莊稼需要收割。牧養和收割都是主工。在這地上,主需要人與祂同工(賽六8)。

4、「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38)——我們應當常為傳福音得人而禱告(西四3)。禱告也就是與主同工,禱告也興起更多的福音精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