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陪孔子到鲁国的天坛游览。樊迟问:“请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改正错误、明辨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就能提高品德吗?进行自我批评,不去批评别人,不就能改正错误吗?忍不住一时之气,忘了自己和亲人的安危,不就是糊涂吗?”)或译,(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忿:忿怒,气愤。
看哪,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道:“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改正过失,辨别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啊!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吗?检查自己的错误,不去指责别人的缺点,这不就消除潜在的怨恨了吗?因为一时气愤,而不顾自身和自己的双亲,这不就是迷惑吗?”
美哉,崇德、修慝、辨惑。“崇德”是充实自己的修养,先事后得;“修匿”是改进自己修养,严于律己,攻己恶,无攻人之恶;“辨惑”是不糊涂、有智慧、看得清楚,不冲动鲁莽。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