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1其母,以2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3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德经52,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1. 得 : 原作“知”。据《古逸丛书》本、马王堆本改。
2. 以 : 原作“复”。据《古逸丛书》本、马王堆本改。
3. 身 : 原作“其”。据《古逸丛书》本、马王堆本改。
始:本始,此处指“道”。母:根源,此处指“道”。子:派生物,指由“母”所产生的万物。塞其兑,闭其门:兑,指口,引伸为孔穴;门,指门径。此句意为:塞住嗜欲的孔穴,闭上欲念的门径。勤:劳作。开其兑,济其事:打开嗜欲的孔穴,增加纷杂的事件。见小曰明:小,细微。能察见细微,才叫做“明”强:强健,自强不息。用其光,复归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内透亮。发光体本身为“明”,照向外物为光。无遗身殃:不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祸。袭常:袭承常道。
老子说,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打开嗜欲的孔,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殃及其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
粗看起来,老子的话金科玉律,细究起来,就不一定了。
无论是唯物论还是道家虚无,他们都回避了一个问题!
道是物质还是意识?
道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人是否可以感知道?
人是否可以与道和平相处?
我们所欣赏和追求的老子箴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倘若不能解决道的属性与定义,一切都属镜花水月,可以观,不可尝,人生是不可以假定虚无而后努力向前的!
道家,固然给人以慈悲,节制,谨小,慎为的教训,到底不能正直提携人进入康庄大道!
难得不是吗?
大家都以为,道家无为,可老子念念不忘的是什么呢?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48)
一个人心怀天下的人,常常以善为怀,这是老子能够美名天下传的缘由!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49)
老子不知道,不明了人性之恶,因为不认识神,不认识道!
亲爱的朋友,你岂可一错再错,不认识自己,拒绝认识真神救主?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圣经·罗马书7:18-25)
如果你还是不开启,看看各国的政客,权贵,他们的丑陋与蠢笨,就知道一个人体贴肉体,受情欲捆绑是何等无知与可怜,自以为得意,却贻笑大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