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孔子说:“臧武仲以离开自己的封地作条件,要求册立其后代做大夫,虽说表面上不是要挟君主,但实质上是。”)或译,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防:地名,武仲封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要(yāo):要挟。
看哪,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立他的后代为鲁国的卿大夫,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国君,我是不信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同样在论语·宪问篇,还有子路问成人,孔子对答,“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在那里孔子肯定了臧武仲明哲保身之知!
虽然说君子肯定追求凡事预则立,但却不可忘记义不可失,仁不能舍!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论断,“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臧武仲凭藉自己聪明知识,在三桓之间游刃有余,却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尊重与拥护,似乎得心应手,侥幸也!
···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