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

夫子欲寡其过 觉今是而昨非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蘧伯玉派使者访问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然后问:“蘧先生最近在做什麽?”答:“他想减少错误,但没做到。”使者出去后,孔子说:“好个使者!好个使者!”)或译,(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蘧伯玉:蘧,音qú。人名,卫国的大夫,名瑗,也孔子到卫国时曾住在他的家里

看哪,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近来在做什么呢?”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但还没能做到。”使者出去之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呀!好一位使者呀!”

据学者介绍,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当时已经退官赋闲在家。既然使者称蘧伯玉为夫子,想来是蘧伯玉的学生或弟子,简短数语,展现了使者不卑不亢、反应敏捷、忠诚正直而又谦逊有礼的使者形象,也从使者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蘧伯玉即便赋闲在家,依然保持着不断努力、不懈怠、永不自满的精神。或许惺惺相惜,孔子欣赏使者的修养,称许蘧伯玉永不止步的境界,赞不绝口,使乎!使乎!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

···

了凡四训》记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

一个人,觉今是昨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开拓进取登堂入室!

孔子的朋友,无疑在他的年代是孔子难得称许的人物之一!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