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人民现在还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没有管仲,恐怕我们还要受愚昧人的侵扰。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睗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或译,(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微:无,没有。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自经:上吊自杀。渎:小沟渠。
看哪,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或许是孔子有论管仲不知礼,才会有子路与子贡对管仲之非议!想来他们是忘记了孔夫子的教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同样是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对待君主的态度,也未必就是愚忠,死忠!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
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使命,明白自己的责任担当,自然会忍辱负重完成自己历史使命,惟有不知礼,不了解人生意义目的之人,才会纠结世俗言论!
管仲,能够做到,“近者说,远者来”,孔子就没有做到!
你能够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