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当仁不让于师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麽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麽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衆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衆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或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举直错诸枉:错,同,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乡:音xiàng,同,过去。(xiàn)于.被接见。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远:动词,远离,远去。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看哪,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好学的樊迟,不止步于崇德、修慝、辨惑,问仁问知问得实在到位!

我们知道,仁者爱人,这四个字出自孟子·离娄下,但论语里面,孔子接着樊迟的提问,也明确给出了答复,爱人就是仁!因此我们欣赏樊迟接着提倡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智?孔子明确答复,知人!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人性隔肚皮,不是吗?用圣经上的话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孔子也在论语·季氏,特别提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方能真正知人知己,成为他人的帮助,继而达到仁的地步,爱人如己!

美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

樊迟没有得着孔子的意思,出门问子夏,子夏以舜、汤之典故回答了他,今天我们回看呢?可曾记得论语·为政中孔子答复鲁哀公的提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可惜的是什么呢?

鲁哀公既没有爱人爱民之心,也没有知人识人之志,尴尬窘迫之中,却又不能安于现状,一方面求变,一方面又不愿意真正使用人才,到底为哀!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