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9月28日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讀經:加6 主題:帶著耶穌的印記!
 
摘要:加拉太書第六章所講的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在此保羅勸勉我們把他所教的付諸於實際生活中。1~10節,保羅說明基督徒在聖靈裡行事為人的原則,和彼此之間應負的責任。首先,保羅指出屬靈的人要用溫柔的心挽回偶然犯錯的人,而自己也要小心,恐怕被引誘。在肢體之間的生活,保羅教導我們應彼此互相擔當,好完全了基督愛人如已的律法。在個人生活方面,保羅提到不可自欺,應當察驗自己,要擔當自己的擔子。對於主的僕人,我們當供給他們一切需用的,不可輕忽怠慢,或隨意施捨。因為人種什麼收什麼,順從聖靈收永生,順從情慾收敗壞。接下去,保羅勸勉我們行善不可灰心,到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11~18節是保羅末了的話。保羅特別提到本書全部都是他親手用大的字所寫。他還念念不忘加拉太眾教會的問題,再度指出那些引誘加拉太人受割禮的理由。他們希圖外貌體面,怕自己為十字架受逼迫,和藉加拉太人受割禮的肉體而誇耀自己的工作。然而保羅不誇別的,只誇基督的十字架。對保羅而言,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對世界而言,保羅已經釘在十字架上。所以受不受割禮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作新造的人。保羅見證從今以後,人不能攪擾他,因他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最後全書,則以「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與你們的靈同在」﹝原文直譯﹞結束。
「十字架」是本章的鑰字。全書提到十字架共有九次,而本章佔了五次,可見本段特別顯出保羅與十字架關係之密切。本書保羅見證他如何接受十字架的實際:(1)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加二20) (2)基督釘十字架活畫在眼前(加三1) (3)基督為我成了咒詛而被掛在十字架上(加三13) (4) 十字架會惹人討厭(加五11) (5)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加五24) (6)不怕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加六12) (7)只誇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六14) (8)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 (9)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 。全書提到共有三樣「東西」被釘在十字架上,即︰「我」,「肉體與肉體的邪情私慾」,以及「世界」。
重點本章可分成二部份:
大綱
經節
/應用
屬靈人的生活
1~10
挽回軟弱弟兄;互相擔當;彼此供應;順聖靈撒種收割;向眾人行善。我們是否被聖靈引導,是靠聖靈行事的屬靈人呢?
屬靈人的記號   
11~18
只誇主基督的十架 ;作新造的人;帶著耶穌的印記。我們是否不再屬世界,只屬於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的主呢?
鑰節:「從今以後,人都不要攪擾我,因為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加六17
感想:我們經已看過,這卷加拉太書充滿了攪擾人的事,而這些事都是從那些專門拆毀別人信仰的猶太人那裡來的。他們還惡意攻擊這位本來已經千瘡百孔的保羅,叫人懷疑他使徒的職份。然而保羅最後發出勝利的呼聲:「從今以後,人都不要攪擾我,因為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
「印記」在希臘文(stigmata)中是指用火燒紅的一種烙印,印在牲畜或奴僕的身上,以示屬於某個主人的記號。保羅在此借用此字,以表示他是基督忠心的僕人。而這些印記是甚麼呢?這是指保羅為著傳講十字架的福音忍受的種種痛苦,如遭受鞭打、迫害、危難。他寫加拉太書時,傷痕猶在,這便是「耶穌的印記」,足以証明他是基督的僕人。凡我們為主耶穌的緣故所忍受的種種痛苦與患難,都是帶著無形的『耶穌的印記』。如果我們在服事主的事上,沒有負上任何的代價,那麼人們也無法看見身為基督僕人受苦的豪邁記號。我們的事奉、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是否都有基督的印證在其中呢?
【歌唱證明身份】
v  歌唱家培蒂(Patty) 嫁給西得斯男爵以後,呀咐人把她的信件都轉到她新居鎮上的郵局,俾得容易就近取信。但是當她第一次去取的時候,郵局裏的一位年老職員為了慎重,向她索要身份證明,以免錯將信件給了旁人。培蒂說:『名片,可以麼?」老職員回答說:『對不住!人常有別人的名片。你有否更可靠的證明呢?』這時,培蒂忽然起意,放開歌喉,獨唱起來。郵局裏的人一一頓耳恭聽。不一會,辦事處竟滿了人。有的人低聲說:『那是培蒂!只有培蒂才能歌唱得這樣好!』我們行事為人,是否可以見證我們是新造的人,身上必須帶著耶穌的印記呢?
默想:一個跟隨主的人身上必須帶著耶穌的印記。
禱告:親愛的主,讓我們一舉一動都要有新生的樣式,將你的印記顯在我們的身上
主耶穌啊,願你憐憫慈愛的心腸加倍感動我,教我甘心情願順服你的心意複事眾聖徒,處卑微!
 
【讀完加拉太書,你是否能回答這些問題?】
1、  你能說出加拉太書的主旨和大綱嗎?
2、  你知道加拉太人所面臨的信仰挑戰是什麼?他們犯了什麼錯誤?
3、  你可找出我們信主的人因信得著何等的福份?
4、  你能把加拉太書五章所載,在肉體中和在聖靈中的結果說出來嗎?
5、  你能說出保羅與十字架關係是什麼嗎?


 
6:1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6: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6:3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6:4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
6:5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6:6 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
6:7 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6:8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6:9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6:10 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6:11 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地大呢!
6:12 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
6:13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愿意你们受割礼,不过要藉着你们的肉体夸口。
6:14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6:15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6:16 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 神的以色列民。
6:17 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
6:18 弟兄们,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阿们。
  6:0 各人重担一起担,前面目标同努力──怎地你一个人走出来?难道你自己就可以了?6:1-3 没有信徒可以说他是完全独立自主、不要依赖别人帮助的;也没有人可以拒绝去帮助其他人。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要运作得好,就必须依赖每一个肢体都为同一的目标而努力。你的教会中哪些人是需要帮助的呢?是否有弟兄姊妹需要你的鼓励或劝勉呢?以谦卑温柔的心去接触他们吧(参约13:34-35)!
比较比较又是比较,小时望第一,大时望受人拥戴,何时可止,我心竟是如此?6:4 只要你尽力而为,就应当满意自己的成果,毋须跟别人比较,人总是因为很多原因而去做各种比较:有的要挑出别人的错处而突出自己;有的则只是希望确定自己所做的是好的。当你想跟别人比较时,那就请对照一下耶稣基督!他的榜样会激励你努力做好;当你感到失败的时候,他的慈爱和接纳会成为你的安慰。
受了教我很欢喜,回头见我师两手空空,怎么我从不觉得他如此缺乏──你不会如此吧?6:6 保罗说学生必须关心他们导师的物质需要(参林前9:7-12)。我们很容易领受圣经宝贵的教导、得著益处,却忘记了那些属灵领袖在经济和物质上的需要。我们应当关心他们,对他们所做的表示出欣赏和尊重,但是不要勉强,要发自内心(参提前5:17-18)。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我今天所行的,收的是──你的田地又如何?6:7-8 假如你播了玉米的种子,收成的却是南瓜,这真是天方夜谭的事。种甚么,收甚么是自然定律。如果你常常说朋友的闲话,你就会失去这些朋友,每个行为都有报应。如果你顺著私欲撒种,收的就是罪恶和悲哀。如果你顺著神的心意撒种,收的就是喜乐和永生。你正在播下甚么样的种子呢?
种甚么收甚么,也许不太管用,不是吗?就拿行善来看,通常都是没有回报的,你会继续吗?6:9-10 努力行善,却得不到任何回报,又没有人赞赏,真是使人气馁,令人沮丧。但保罗鼓励加拉太的信徒和我们要继续行善,并且相信神一定会赏赐的。时候到了,我们必定会得到祝福的果实。
这封信有可能不是保罗亲笔写的,你看这里……6:11 直到这句话我们才知道,这封信可能是由保罗口述而请他人代笔的。在这里,却是保罗亲笔写下结束语和私人的问候。在其他书信里,保罗也用了同样的做法,一则可以重申他所要强调的某些重点,二则可以证明这封信确实是他写的。
人都是只选一些自己所喜欢的原则来跟从的吗?我会是这样的吗?6:13 有些犹太教士强调行割礼是圣洁的证据,却忽视了其他犹太律法。人们总喜欢选择一些原则或禁忌,把它当做信仰的评估标准。因此有些人可能一方面反对酗酒、却又不介意贪食;另外有一些人则在反对滥交的同时,却对偏见无动于衷。整本圣经都是我们的信仰和行为的准则,我们绝不可以按个人喜好选择部分来跟随。
花花世界,谁人不动心?你?他?我就不能──怎么好像没有出路?6:14 世界充满著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每日都要面对文化压力和宣传媒介的影响。逃避这些恶劣影响的惟一方法,就是寻求神的帮助,把那些引诱钉死,就像保罗所做的那样。这个世界是否仍在诱惑著你呢(参2:20;5:24)?
著重内心的朴实,这是人说的;行出来嘛……6:15 人很容易只注重外表,我们要提防那些只强调我们应该做甚么或者不该做甚么、却忽略了内心景况的人。只追求循规蹈矩的生活,却没有相应生命的内在转变,会导致属灵生活肤浅而空洞。神所关心的是我们里里外外完全的改变(参林后5:1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