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心怀仁义 何必曰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5,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仁:仁爱、仁慈。(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屈(gu):竭尽,穷尽。俞:通愈,更加的意思。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稀奇不,老子这样说,天地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像对待祭祀时草扎的小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然生长;有道的人无所谓仁爱,对待百姓也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们说过,老子以观察者身份记录自己的感悟,却又心怀天下,思想黎民苍生,盼望邦国治理,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但这样真的可达其目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吗?

拿养育儿女来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自古如此看,圣经·箴言1324节也有如此教训,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如今呢?父母好娇儿惯女,结果呢?如今的儿女能够像以先的成人那样遭受挫折打击吗?

为什么西方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呢?不就是遗弃其先人意志,一味追求世俗吗?为什么现在的文学家,哲学家粗鄙不堪呢?不就是见利忘义吗?

老子不认识神,以外在表面现象代替实际,却又不是真实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在老子心中不是造福百姓为己任吗?怎么会以百姓为刍狗呢?天地不仁,又怎么会生育万物呢?有学者替老子解释,不仁的意思,在此一视同仁之意,没有偏爱!

这样的解释或许容易接受一些,毕竟接下来老子说的是什么呢?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可惜老子,没有思想天地为什么如此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难道不是爱吗?天地有爱,圣人有爱,才不会有偏颇,才会爱之永恒!

如果说人可爱而爱,有资格称为圣人吗?

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只是因为老子不认识真神,不了解人间有真爱啊,因为不认识,不了解,所以老子只能给以冷漠旁观之感。

当年齐欲伐鲁,鲁国有倾覆之危,子贡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他还善于经商,曾经货殖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门弟子中首富。如果子贡读了孟子·告子章句下,不知有何感想?孟子之称为圣,诚不虚也!

宋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