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子夏说:“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就算好学了。”)或译,“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看哪,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每月不忘记以前所已学会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夏有着孔子一定的传承,德”“孝”“忠”“信”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孔子自己对好学也有过明确定义,却是君子安身立命,持守行为原则而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那么子夏的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从何来呢?同样应该是从孔子教训而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孔子心目中真正好学的人,谁呢?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孔子是否受老子影响呢?不敢肯定,多多少少或许有一点。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道德经48)
慎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道德经41)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你绝对自己如何呢?
人生三大美事,你以为是什么呢?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或许你会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故知,林语堂先生也有戏说:睡在自家床上;吃父母做的菜;听爱人讲情话;跟孩子做游戏。
显然孟子才真正给出了孔子所期望的答案!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看哪,庄子秋水篇记住了庄子与好友惠施的对话留下千古迷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许多人关心的是庄子与慧子辩论孰优孰劣,但问题的点在哪里呢?庄子开始谈的鱼自然状态,为人之所慕无忧无虑之自然;惠施呢?故意为难知,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乐呢?庄子也搞笑,既然你故意转移话题,也就将错就错作弄好友,你能够看见好友之乐吗?!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