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来探问,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君子所重视的问题有三个:表情动人,就可以避免粗暴无理;脸色严肃,就可以得到信任;言谈优雅,就可以避免庸俗荒谬。礼仪方面的事,有人负责。

或译,(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问:探望、探视。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暴慢:粗暴、放肆。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笾豆之事:笾(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美哉,曾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看哪,“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翻译过来呢?作为君子应当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动容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般都是先见容貌,其次观颜色,再用言语交谈,故礼义之始就在于正容止。从仪容举止,推及一切事,都要有秩序,这样就能远离他人的怠慢不敬。其二,正颜色,对人的态度要庄重,这就能令人以信实相待。其三,出辞气,谈吐言辞要适当而且清楚,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

孔子这么说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麽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或译你能够揣摩曾子解释孔子的话语有偏颇处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麽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

无须否认,“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是正确的处事法则,但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还是有些舍本求末。

听哪,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记得住的吗?对,难道不是吗?不是,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

如果你还是没有摸着这里面的实际,再读一句,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美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曾子确实有些迟钝啊!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