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合情合理的规劝,能不听从吗?改正了错误才是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语,能不令人高兴吗?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贵。只高兴而不分析、只听从而不改正的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或译,“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正道。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说:音yuè,同“悦”。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末:没有。
诚哉,孔子斯言,“合乎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只顾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表面听从而不加以改正,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这种人了。”
孔子不愧为良师,劝诫弟子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赞美,并且阐明正确的修身养性方式方法。对于正面的批评责备,不仅仅是能够听,而且能够身体力行正道;对于叫人身心愉悦的赞美歌颂,我们要看是否合乎正道,许多阿谀奉承往往是毒药,叫人一步步陷入困顿而不自知!
慎思明辨,或许我们都可以挂在嘴皮子上,但我们能够施行吗?
为什么管仲可以受到孔子尊重与表扬,乃至诸葛亮以仲自许?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子路说:“齐桓公杀公子纠时,召忽殉死,管仲却不去死。管仲不算仁人吧?”孔子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仁,这就是仁。”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人民现在还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没有管仲,恐怕我们还要受愚昧人的侵扰。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睗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为什么孔子喜欢沉稳好学的颜回胜过勇猛刚强的子路许多?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说:“您带兵作战时,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种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美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说:“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不入险地,不住乱世;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治世中,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会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善意规劝。”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
蠢笨的人,望文生义,抵制不该抵制的东西,实在可怜可叹!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