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6

君王再來時的審判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十个童女的比喻
1 那时天国好比童女她们出去迎接新郎 a 2 她们当中愚拙聪明 3 那些愚拙童女她们没有 4 那些聪明瓶子以及自己 5 后来新郎迟延她们打盹睡着
6 半夜有人喧嚷新郎你们出来迎接
7  b童女过来修整她们 8 愚拙聪明你们一点我们因为我们
9 那些聪明回答绝不我们你们你们还是那里自己
10 可是她们时候新郎那些预备新郎一同进去婚宴关上
11 后来其余童女我们开门
12 但是新郎回答确实告诉你们认识你们
13 所以你们警醒因为你们知道 c日子时刻
受托银子的比喻
14 天国好比出外旅行叫来自己奴仆们拥有交托他们 15 按照每个自己能力五千银子 d两千 e一千 f然后出外旅行 16 五千立刻这些生意另外五千 17 两千照样两千 18 可是一千出去主人银子起来
19 很久那些奴仆主人回来他们清算账目 20 五千银子另外五千上前交托五千银子另外五千
21 主人忠心奴仆少许忠心委任统管很多进来分享主人快乐
22 两千银子上前交托两千银子另外两千
23 主人忠心奴仆少许忠心委任统管很多进来分享主人快乐
24 接着一千银子上前知道严厉播种地方收获投放地方收集 25 惧怕银子银子这里
26 主人回答奴仆既然知道播种地方收获投放地方收集 27 应该银子钱庄这样回来时候可以回来
28 所以你们一千银子那里拿走那个一万 29 因为凡是赐给使丰足有余没有那里拿走 30 这个无用奴仆外面黑暗那里哀哭切齿
绵羊与山羊
31 人子荣耀所有 g天使一起来临时候那时荣耀宝座 32 万民召集面前他们互相分别就像牧人绵羊山羊分别出来那样 33 绵羊右边山羊左边 34 那时右边祝福继承创世以来已经你们预备国度
35 因为饿
你们
你们
异乡
你们收留
36 衣不蔽体你们穿
你们照顾
监狱你们探望
37 那时义人回答我们什么时候饿 38 我们什么时候异乡收留衣不蔽体穿 39 什么时候患病监狱那里
40 回答他们确实告诉你们你们这些弟兄 41 那时左边你们这些诅咒离开已经魔鬼使者们预备永远
42 因为饿
你们没有
你们没有
43 异乡
你们没有收留
衣不蔽体
你们没有穿
监狱
你们没有照顾
44 那时他们回答我们什么时候饿异乡衣不蔽体监狱没有服事
45 那时回答他们确实告诉你们你们没有这些弟兄没有
46 结果这些离去进入永远刑罚然而义人进入永恒生命
Footnotes:
a. 25:1 有古抄本附“和新娘”。
b. 25:7 十个——辅助词语。
c. 25:13 有古抄本附“人子要来的”。
d. 25:15 五千两银子——原文为“5他连得”。1他连得=约6,000日工资。
e. 25:15 两千两——原文为“2他连得”。1他连得=约6,000日工资。
f. 25:15 一千两——原文为“1他连得”。1他连得=约6,000日工资。
g. 25:31 有古抄本附“圣”。
 
 

一、對於信徒的審判

1、根據如何對待別人

1)「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二十四45)——「僕人」原文是「奴隸」,我們並不是屬於自己的人,乃是主用重價買回的奴僕(林前六19~20);「家裡的人」就是信徒(弗二19)。我們信徒在神面前的身份,一面是神家裡的人,一面也是祂的僕人;千萬不要以為所謂全時間服事主的工人才是僕人。每一個信徒無論大小,在神的家裡(教會中)都有一份應盡的職責,即按著神的時候向身邊的聖徒分享屬靈的供應(按時分糧),例如為軟弱的肢體禱告、交通讀經的亮光、愛心的探望和關懷等。對此,主所求於我們的,第一是「忠心」,就是不負主的託付;第二是「有見識」,就是懂得別人的需要是什麼。

2)「主人來到,看見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二十四46~47)——「主人來到」即指主耶穌來的時候;「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就是在將來的國度實現裡,得著權柄掌管城池(路十九17~19)。我們信徒今日若不能妥善「管理家裡的人」,就不能盼望那日可以「管理一切所有的」;主今天所給我們的託付,不過是實習、操練和預備,好在將來得著更大的託付。

3)「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二十四48~49);「同伴」是指同作僕人的弟兄,我們信徒乃是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作同伴的(啟一9);「酒醉的人」是指貪戀現今的世代,放蕩不受約束的人(弗五15~18),包括墮落失敗的信徒和不信的世人。我們若沒有主再來的事一直活畫在我們心裡,就容易放縱自己,一面虧待信徒,叫他們受到言語或態度的傷害,一面與屬世的人為伍,追逐罪中之樂。

4)「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二十四50~51)——「假冒為善的人」是指有名無實的宗教徒;「同罪」同得其分;「哀哭切齒」是指悔不當初,可惜時不我予。凡口雖說主必再來,心裡卻不把它當作一回事的人,主必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突然降臨,把他們和其餘的信徒隔開,暫時受到該得的懲罰,那時,他們就要懊悔莫及了。

2、根據如何預備自己

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1節)——「那時」是指主再來的時候;「天國好比」是指當主再來,帶進國度的實現時,所將發生的事,包括一至十三節所描述的全部情景;「十個童女」是指我們信徒,在生命上如同貞潔的童女,已經許配給基督(林後十一2);「新郎」是指主耶穌基督,祂將要來迎接新婦(約三29)。我們信徒在這黑暗的世代中,背負著基督的見證(拿著燈),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一步步走出世界,要迎接那要再來的基督(出去迎接新郎)。

2)「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2~4節)——「五」是人在神面前負責的數目字;「等」是指人的靈(箴二十27);「油」是指住在人裡面的聖靈(羅八9;約壹二27);「器皿」是指信徒「外面的人」,即信徒的魂(參林後四16原文;彼前三7小字)。我們信徒在神面前都同作「童女」,也都同得發光的裝備(拿著燈),亦即我們的靈都已因聖靈的內在而得著重生,但是各人都有一份該盡的責任,就是「預備油在器皿裡」,亦即讓聖靈從我們的靈裡擴散並充滿到魂的各部分,這須要捨己、背十字架,因為聖靈不願一直與人的魂生命相爭(參太十38~39,十六24~25;創六3),所以我們是否甘願在今日失喪魂生命,或寧求安逸以保全魂生命,聰明和愚拙的分別就在於此。

3)「新郎遲延的時候,他們都打盹睡著了」(5節)——「打盹」象徵信徒肉身患病(徒九37;林前十一30);「睡著」象徵信徒肉身的死(林前十五18;帖前四13~14)。主耶穌曾應許祂要再來,但將近二千年,主仍「遲延」未來,因此絕大多數的信徒都在祂再來之前「睡著了」(馬太二十五章裡的十個童女預表已死的信徒,二十四章裡的兩個人和兩個女人,預表當主再來時仍活著的信徒)。

4)「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6~7節)——「半夜」指黑夜已深的時候(羅十三12),這世界會越過越黑暗,直到主再來;「有人喊著說」指當主再來之時,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帖前四16);「童女就都起來」指信徒都要從死裡復活(林前十五52;帖前四16);「收拾燈」表明信徒今天仍活著時,所作基督的見證,和屬靈生命所達到的程度,乃是我們將來憑以迎見主的根據。

5)「愚昧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8~9節)——聰明的童女如此作答,並不表示她們是自私的,而是因為她們懂得屬靈生命的原則;信徒若要被聖靈充滿,別人是愛莫能助的(是不能分給的),頂多可以指點一些得著充滿的途徑(到賣油的那裡),但仍須各人自己出代價(買)去取得(參啟三18)。

6)「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10節)——「坐席」象徵有分於羔羊的婚筵(啟十九9)。信徒遲早須要出代價預備自己以迎見主,問題是若不活著的時候就預備好,等到將來復活之後才要預備時,卻來不及了,不得有分於國度的獎賞。總之,信徒當趁著還有今日(來三13),及時預備自己,以免將來被關在門外。

7)「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必不認識你們」(11~12節)——「認識」在原文含有「親密關係」、「稱許、喜歡」的意思。信徒若須等將來復活後,才出代價以達到生命成熟的地步,就不像那些初熟者(啟十四4)那樣與主的關係親密,蒙住悅納,同住享受國度的筵席。

8)「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13節)——「警醒」在這裡的意思是「預備好」(參十節)。我們若本著迎接主再來的態度天天敬虔度日,自然很快就會達到預備好了的地步。

3、根據如何運用神的恩賜

1)「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叫給他們」(14節)——「一個人」指主耶穌;「往外國去」指主離世升天;「僕人」指信徒是主用寶血所買的奴僕;「家業」指屬靈的產業(弗一18)。

2)「接著各人的才幹,給我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15節)——「才幹」是指人與生俱來天然所有的能力、度量;「銀子」是指信徒蒙恩得救後從主所得到的屬靈恩賜(林前十二4~11;弗四8),這些屬靈的恩賜原是主的家業(參十四節),今天主把它們變換為銀子,使我們據以經營、服事。主乃是根據各人天然度量的大小,分給各人大小不同的恩賜(參羅十二3,6;弗四7)。

3)「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一千的,也照樣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16~18節)——主量給我們各人的恩賜,是要我們加以運用(拿去做買賣),好增加屬靈的產業(另外賺)。恩賜越用,就越會增加;但若將恩賜埋沒了,必無增加的道理。照此比喻,恩賜大者,通常都會加以運用;而恩賜小者,容易自暴自棄,反在世界中鐟營(去掘開地),以致荒廢了恩賜(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4)「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19節)——這是指主經過漫長的遲延(五節)之後,終於要再來;那時,祂要和一切屬祂的人算帳。這裡的「算帳」,是指基督台前的審判(林後五10),與本章三十一至四十六節所述基督榮耀寶座前的審判不同;前者是對信徒,後者是對世人。

5)「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的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20~21節)——這段話給我們如下的教訓:第一,我們今天工作的成果,一切都是屬於主的,將來都要向主交帳的,故千萬不可據為己有;第二,主所求於我們的,是「良善」與「忠心」,良善是指體貼主的心意,忠心是指殷勤不懶惰,與二十六節的「又惡又懶」成對比;第三,我們今天為主所作的,乃是「不多的事」,它們不過是為著將來能管理「許多事」,必先經歷的預習;第四,今天忠心服事,將來才能得著權柄「管理」,信徒誰願為大,就必作別人的用人(太十二26);第五,主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十二2),我們也當為著將來能享受「主人的快樂」,忠心到底。

6)「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的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22~23節)——主對那領二千銀子的僕人的獎賞,和對那領五千的完全一樣,這告訴我們:那日的交帳,不是看我們工作成果的多少,乃是看我們忠心的程度,是否百分之百充分運用主所給的恩賜。可見,我們所得的恩賜可以不如別人,但我們的忠心可不能落後於別人。

7)「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24~25節)——「忍心」意思是心腸堅硬如同鐵石。這個僕人認為主是一個嚴厲又刻薄的人,沒有付出就要收回,若是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於交帳,因此就害怕而不敢動用。從這裡可以看見攔阻我們運用恩賜的原因如下:第一,只認識主嚴厲的一面,而不知主恩典慈愛的一面;第二,怕主,怕人,怕失敗,怕成果少;第三,讓世俗、罪惡、肉體等屬地的人事物,將恩賜埋沒了,彰顯不出來。

8)「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6~27節)——主並沒有駁斥那僕人對於主人評論的話,是因為要我們看見:第一,主在工作上的要求,的確有祂嚴厲的一面;第二,主要以我們自己的話,來斷定我們的不是。主說那僕人有惡又懶。惡,是因為他對主的認識僅止於局部,卻又以偏概全;惡,是因為他既知主未撒、為散也要收割並聚斂,何況主已撒、已散(給他一千銀子),豈不更應準備好讓祂來收割並聚斂嗎?懶,是以為他浪費了一生,沒有為主而活;懶,是因為他閑懶不結果子(彼後一8)。主說,最低限度要少數有需要的人(兌換銀錢的人),讓他們來運用並結果子(生利息)。比方,為福音聚會禱告,帶朋友來聽福音,對少數人作見證,探望聖徒等,都是放錢收利的做法。

9)「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28~29節)——今天在教會時代裡,凡忠心運用恩賜而增加恩賜的(凡有的),將來在國度時代裡,還要得著更多的恩賜(叫他有餘);但若在今天埋沒恩賜,以至於閑懶不結果子的(沒有的),連他今天所僅有的一點點恩賜,將來都要被剝「奪」淨盡。這個原則也適用於今天的事奉工作;你越有,主越要加給你;什麼時候你一停止進步,連已往所得的,也要被奪回。

10)「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30節)——「無用」原文字意是「無利可圖」;不肯運用恩賜的信徒,在主看來是無益的,是叫主受虧損的。「外面黑暗」不是指地獄或火湖,乃是指在出榮耀的面光之外的領域。失敗的信徒,當主再來時,要被主懲治,暫時關於門外(10節)棄之一邊,在那裡痛悔思過(哀哭切齒)。

二、對於世人的審判

1、分別綿羊山羊

1)「當人子在祂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31~32節)——「萬民」原文是「外邦人」或「列國的百姓」,有別于猶太人和信徒。當主再來的時候,也要招聚所有不信的外邦人,到祂榮耀的寶座跟前,接受審判。

2)「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32~33節)——主再來時的審判,乃是將人「分別」成好壞兩類,對信徒如此,對世人也是如此。普天下的人都是神的羊(詩一百1~3),故祂對待補信的外邦人,也如同牧人對待他的羊群,只不過這些羊,依其本性有溫良如綿羊者,也有兇惡如山羊者。「右邊」是指有尊榮的地方(參王上二19)。

2、善待神子民的綿羊得賞賜

1)「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34節)——溫良如綿羊的世人,他們順著本性行事,他們的是非之心顯出功用(參羅二14~15),故他們的一生,大體上還受神的約束、管理(牧養),是蒙神賜福的,他們將來在千年國度裡,仍得在屬地的部分做子民,享受那創世以來為他們所預備的國(參啟十二5;亞八20~23)。

2)「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35~36節)——這裡的「我」和行傳九章四節的「我」一樣,乃是基督擴大的身體而言,故包括一切神的兒女。這話教訓我們:第一,我們身受的苦難,主都與我們一同忍受,祂能感覺到我們的苦痛;第二,我們作在神兒女身上的每一細節,都蒙主紀念;第三,我們如何對待別人,竟成了分別好人和壞人的根據,所以我們對每天所遭遇的人(有的人也許一生只遇見一次),不可隨意輕忽(參來十三2)。

3)「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37~39節)——從這裡我們看見:第一,推食、施衣、留宿、看病、探監等是築所稱義的,主稱許這些事的人為「義人」;第二,真正的善行,常是不自覺的,是愛心的自然流露,這在主面前才有價值。

4)「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40節)——所以我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太十八10)。我們任何善待弟兄的行為,也要存著在主身上的態度,而不可指望弟兄的感恩回報。

3、輕忽神子民困苦的山羊被咒詛

1)「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杯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我那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41,46節)——不信的義人也有分與永世裡的新天新地,但他們仍與信徒不同,信徒是「得」著永生,而他們是「進」入永生,他們的裡面並沒有永遠的生命,故仍需要生命樹的葉子作醫治(啟二十二2)。至於不信的惡人,他們的結局乃是永不熄滅的火湖(參啟二十10,14~15,二十一8)。

2)「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裡,你們不來看顧我」(42~42節)——他們被主定罪,只不過沒有顧念到別人的苦情,可見憐憫人的重要性。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3)。

3)「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裡,不伺候你呢?」(44節)——前面的義人是為善而不自覺,這裡的惡人是看見別人的苦情而無知覺;一個是沒有自己,一個是不顧別人,其差別就在於此。本章三十一至四十六節,特別是指在末期大災難中,不信的世人如何看待基督徒和猶太人說的。

4)「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45節)——世人的原則是多作多錯、少作少錯、不作不錯,但屬靈的原則是該作而不作,便是大錯特錯。那些自以為屬靈,凡事不肯輕舉妄動的人,有時因為太過謹慎,主再三感動仍然躊躇不前,要知道這也是得罪主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